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報道
北起四川省敘永市,南止貴州省畢節市,敘畢鐵路約192公里線路從四川盆地向云貴高原抬升,在地形多變的高山峽谷間穿行,其中川滇段橋隧比高達89.95%。從建設之初,這條西部陸海新通道就以施工難度大而聞名。
12月4日,在敘畢鐵路即將通車之際,封面新聞記者提前走進線路探訪。開車向烏蒙山區深處行進,一座座“藏”在大山深處的云上大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百米高墩、創新工法,在設計、建設者的講述中,這些大橋也變得更有生命力。
馮家寨特大橋
168米大跨、129米高墩,創造全線之最
12月4日下午1時許,記者從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出發,向烏蒙山深處開行。車子在蜿蜒鄉道上開了1個多小時,終于來到馮家寨特大橋的位置。遠遠看去,大橋宛若架在云端,橋梁跨越河谷及鄉村公路,河谷最深處達180.7米。
值得一提的是,大橋主跨168米,最高墩達到129米、近50層樓高,這兩個數據都創造了全線之最。
中鐵二院敘畢鐵路配合施工項目副經理周林峰介紹,敘畢鐵路從四川盆地358米抬升至云貴高原1537米,經過丘陵、中低山、云貴高原三種地貌單元,特別是進入烏蒙山區,線路在深山峽谷穿行,這就導致許多大橋具有高墩、大跨的特點。
在深山里修橋有多難?中鐵十九局敘畢四標常務副經理徐春介紹,他們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運料難。澆筑混凝土的砂石材料要從畢節運過來,雖然只有40公里車程,在曲折的鄉道上要開2個多小時,司機經常要“換手”才能將材料運到施工地點。
此外,山區氣候環境多變,夏季洪澇、冬季下雪,有效施工期只有八九個月,這些都影響了施工進度。
“要把混凝土泵送到100多米高空也有難度,一來泵送阻力大,二來管道也容易堵。”陳鶴說。最終,他們選用了液壓爬升模板工藝和分級泵送的方式,保證了施工質量和效率。
魚洞鄉特大橋
主墩樁基成孔灌注工法系我國陸域范圍內首例
離開馮家寨特大橋,向四川敘永方向開行約十多分鐘,就來到了魚洞鄉特大橋。這座大橋與成貴高鐵并線,兩條線路一高一低,采訪期間不時有動車通過。
站在橋底仰望百米高墩,很是壯觀。不過,這座大橋最大特點藏在地下——5號主墩直徑2.8米、94米長的樁基。
樁基為何會這么長?周林峰介紹,5號墩承臺多數樁基位于關門山斷裂帶地區施工,巖體破碎、溝槽寬闊,為了保證橋墩的穩定性,就需要增加樁基的長度,相應的樁基直徑也要加大。
“如果用普通的沖擊鉆施工,每天只能打一米,太慢了。”中鐵十九局敘畢四標總工陳鶴說。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們創新使用了全套管全回轉成孔灌注樁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在水下常用,在全國陸域范圍內,這是首例。這種工法成樁質量好、施工速度快、無泥漿污染,還可以有效應對多種不良地質。
不過,該施工工藝需要幾個大型設備配合完成,要將大型設備開進大山是不可能的。為此,他們采用了“化整為零”的方式,將設備拆分后運進施工點,再重新組裝。最終,建設者們僅用126天就完成了5號墩樁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