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12月26日,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速鐵路(簡稱“成自宜高鐵”)正式通車,作為四川首條新建時速350公里高鐵,這條線路串聯了川南內江、自貢、宜賓,開通意義非凡。事實上,成自宜高鐵帶動的絕不僅僅是川南一隅,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光認為,這條南向大動脈將從多個維度推動四川經濟發展。
向南
助推川南經濟持續向好
在陳光看來,成自宜高鐵在川內,甚至在中國鐵路版圖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支。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絡之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自宜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將成都和宜賓直接緊密連接,也讓宜賓成為這條線路上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
“終點站宜賓也是這幾年川內所有城市中發展最好、產業成長力最強的城市。”他說。目前,宜賓的經濟總量已經排在全省第三位,且長勢良好。成自宜高鐵通車后,宜賓將再添宜賓東和宜賓兩座高鐵站。其中,宜賓東站位于三江新區東部產業園區中心位置,東臨宜賓綜合保稅區,西連宜賓大學城,南鄰長江,北接成渝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區位優勢明顯。高鐵通車后,必將進一步助推宜賓經濟發展。
如果將視野擴大,連通內江、自貢、宜賓3市的成自宜高鐵,輻射范圍涵蓋了整個川南。
“四川現在提‘五區共興’,五區當中,除了成都平原經濟區之外,川南經濟區是第二個比較活躍的地區。”陳光說。川南的經濟在四川板塊處于第二的位置,經濟總量已經接近1萬億元,相當于整個四川的五分之一。成自宜高鐵的開通,可以助推川南向好的經濟持續振興。
此外,四川處于全國內陸地區,既不靠邊、也不沿海,大通道就很重要。成自宜高鐵抵達的不僅是宜賓,實際上打開了四川南向發展的大通道,未來將與渝昆高鐵相連,成為四川南向戰略的重要一筆。
向東
25分鐘到天府機場 彌補成渝中部塌陷
成自宜高鐵北起成都東站,線路整體向南,向東微微偏移,經過天府、三岔湖,來到全線重要的站點之一——天府機場站。如果從成都東站出發,到天府機場需要25分鐘。成自宜高鐵開通后,將極大拉近天府國際機場與成都主城區的時空距離,方便旅客出行。
離開天府機場站,線路繼續向東南經過資陽西、資中西、威遠站,這三個站點位于資陽、內江,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中間區位。
2020年,國家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極大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但是這幾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一直存在一個缺陷,就是中部塌陷的現象。”陳光說。受到虹吸效應的影響,成都、重慶周邊地區人口分別向兩個城市聚集,導致成渝中間區域出現了發展不充分的情況。
成自宜高鐵恰好經過這一中間區域,能夠彌補塌陷。換句話說,這條高鐵的開通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增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整體抬升成渝地區經濟發展質量的大通道。
局部
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產業發展 促進內江經濟轉型
縱觀中國經濟版圖,哪個板塊最為活躍?陳光認為有兩個“帶”,一個是沿海經濟帶,一個是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既要保護生態,也要發展綠色經濟。宜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城,成自宜高鐵的開通對于整個長江上游的資源、生態保護和綠色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如果將目光聚焦到沿線城市內江,成自宜高鐵通車后,內江下轄所有縣(市)——資中、威遠、隆昌全國開通了高鐵,成為了四川首個縣縣通高鐵的地級市。
“內江作為工業老城,現在也存在傳統產業向新產業轉軌的問題。”陳光說。想要從過去的傳統糖業向新興產業轉型,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快捷交通帶來的各種發展要素流入,比如人才、技術、物資等等。他相信,在多條高鐵的拉動下,內江發展將會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