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王鵬)“加快推進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設65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024年四川兩會,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被寫入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其背后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水平的現實需求。
2023年11月,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一鄉鎮衛生院,患者通過遠程醫療問診。(資料圖)王鵬攝
長期以來,四川省面臨優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醫療資源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分布不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如何提升四川基層醫療衛生水平?如何建設區域醫療中心?中新網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四川省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
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徐斌表示,四川要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全面推進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發展。未來四川要加快構建“以縣醫院為龍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為支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干、村衛生室為網底”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
四川省政協委員、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淡雪川格外關注基層醫療機構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淡雪川表示,胸痛救治單元是急性胸痛網絡化救治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胸痛救治單元的規范化建設,能夠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急性胸痛的認識和救治能力,對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識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淡雪川希望在各地衛健委的領導下,在賦能的新型??坡撁思熬o密型醫聯體框架內,有力地推進鄉鎮基層醫療機構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建好鄉村心梗患者救治“第一公里”,并以點帶面,促進鄉鎮醫療救治體系整體提升。
“四川瀘州地處云貴川渝結合部,能輻射周邊6000萬的群眾,這里需要一個國家級的區域醫藥健康中心?!彼拇ㄊ∪舜蟠怼⑽髂厢t科大學校長張春祥表示,在川南地區建設國家級區域醫藥中心,有利于緩解成渝地區就醫壓力,并直接帶動當地基層醫療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防止因病致貧返貧,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減輕貧困患者就醫負擔,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市”的目標。
除了基層醫療能力提升,加速全省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也被多位四川省人大代表關注。目前,四川尚未建成全省統一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導致了基層部分醫療資源的浪費。
“檢查檢驗作為醫療服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幫助醫生準確識別病癥、對癥治療的重要手段。”四川省人大代表、廣安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君表示,推動省內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有助于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醫療費用,提高診療效率。她建議建立全省統一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這個平臺要實現檢查檢驗報告統一上云,醫生能夠快速跨機構調閱查詢,對檢驗檢查結果進行評價并有效統計?!?/p>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王文濤建議建立全省醫學影像平臺——即全省醫療機構“影像一朵云”,由四川省級主管部門牽頭,先在成都等有條件的大醫院內試點探索,再向全省推開,同時可引入社會資本參加平臺建設。“打通數據壁壘,患者的影像資料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共享調取,既可避免重復檢查降低就醫成本,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也能減少反復檢查導致的醫保資金浪費?!保ㄍ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