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湯雁 王海納)《成都都市圈建設探索實踐案例匯編(2020-2023年)》發布儀式暨新聞通氣會30日在成都舉辦。會議披露,2023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達2.78萬億元,占四川全省比重達46.3%。

  圖為1月30日,發布儀式暨新聞通氣會現場。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供圖

  2021年11月,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復后,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這是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國家層面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規劃,也是中西部唯一一個。該規劃的印發,也對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探索實踐全面鋪開起到了引領作用。

  據統計,2023年成都都市圈產業協作更加緊密,新型顯示等9條重點產業鏈持續壯大,跨市域協作配套企業增至1551家、同比增加3.3%;打造成德臨港經濟、成眉高新技術和成資臨空經濟三大產業帶,成(都)德(陽)高端能源裝備集群集聚企業近3000家、產值超2300億元,成眉鋰電產業鏈產值超700億元,《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建設方案》在成資落地實施,“中國牙谷”產業鏈完整度全球第一。

  同城通勤服務方面,成都都市圈日開行動車增至136對,發車間隔時間平均縮短至22分鐘,穩定運行15條跨市公交(2023年新增加1條),四市間日均流動人口突破60萬人次。此外,2023年成都都市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541.8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2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4%、41.7%。

  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成都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尹宏介紹,當日發布的《成都都市圈建設探索實踐案例匯編(2020-2023年)》,聚焦《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的發展布局、基礎設施、創新驅動、現代產業、開放合作、公共服務、生態環境、體制機制8個領域,總結出100個成都都市圈建設探索實踐案例。

  例如在優化都市圈發展布局方面,以同城化發展為導向,成都強化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德陽、眉山、資陽發揮比較優勢,聚焦構建極核引領、軸帶串聯、多點支撐的網絡化都市圈空間發展格局,在打造“三帶”、交界地帶融合發展中探索形成14個實踐案例。

  在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同網方面,聚焦“外建大通道、內建大網絡、共建大樞紐”,圍繞構建成都都市圈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在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織密高快速路網、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中探索形成7個實踐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