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2月2日,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公安局新魯派出所內,由綿陽公安、綿陽婦聯、北京緣夢公益聯合舉辦的“2024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第三場認親儀式現場,當蔣光德、李秀華夫婦見到失散近40年的兒子蔣火林時,忍不住失聲痛哭。

認親現場。 三臺縣公安局供圖
認親儀式結束后,蔣光德一家帶著蔣火林回到鄉下老家,親朋好友拉起了“歡迎蔣火林回家”的橫幅,燃放鞭炮慶祝,還擺起了17桌壩壩宴,一起慶祝蔣光林回家。
蔣火林的姐姐蔣秀琴回憶,她一直記得弟弟失蹤的日子——1984年農歷冬月十六,因為那天是她14歲的生日。當天,在學校讀書的蔣秀琴,一直期待著晚上回家母親炒肉為她過生日,然而回家后卻發現父母淚流滿面,這時她才得知6歲的弟弟失蹤了。
蔣秀琴說,當天上午,母親到鎮上賣雞蛋,父親在鎮上做手藝,弟弟在鎮上玩耍。后來,父親想帶弟弟先回家,但是走了一會兒,弟弟想去找媽媽。蔣光德心想這條路兒子很熟,應該沒問題就讓弟弟去了。可到了傍晚,媽媽說并沒有見到弟弟,全家人才意識到出事了,發動親朋、鄰居一起尋找,也第一時間報了警,但尋找多日仍沒有弟弟的消息。
“弟弟失蹤后,爸爸話變少了,媽媽經常哭泣。當時我就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在父母有生之年找回弟弟。”蔣秀琴說,多年來,她和父母去過四川達州、綿陽、德陽等地尋找弟弟,四處散發尋人啟事,走村串戶打聽消息,但一直都沒有弟弟的下落。
后來,蔣秀琴向綿陽公安胡祥雨工作室求助。接到求助后,胡祥雨通過核查發現蔣光德、李秀華夫婦未采樣進入打拐系統,隨即現場采集兩人生物樣本入庫,同時就當年孩子失蹤被拐情況以及可能被拐賣方向進行了深入分析。2023年11月至12月,蔣光德夫婦的DNA信息在全國公安機關打拐系統盲比沒有進展。
2024年1月初,胡祥雨工作室合作單位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尋人工作站郵寄了一批近期收集的尋親人員生物樣本(含尋親家庭及失蹤被拐兒童約50人)。工作室將這批樣本登記檢驗入庫后,很快在公安部全國公安機關打拐系統中顯示蔣光德、李秀華夫婦與河北人劉某某的DNA位點多處吻合,疑似具有親緣關系,系統下發進一步核查指令。
1月上旬,胡祥雨工作室民警分別與蔣光德夫婦及劉某某取得聯系,在進行了充分調查后,按照打拐系統指令要求進行了信息反饋,并再次采集雙方生物樣本進行二次DNA親緣關系鑒定復核。1月20日,經全國公安機關打拐系統通報部確認:綿陽人蔣光德、李秀華與河北人劉某某符合三聯體親緣關系遺傳標記,具有生物學遺傳關系。
蔣火林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也記得有一個姐姐,但他對于自己失蹤的過程不是特別清楚。蔣火林說,在養父母家,他是唯一的男孩,養父母對他還不錯。自己現在已經結婚了并育有一個孩子,目前在成都工作。
“后來,養母去世了,我意識到親生父母的年紀也比較大了,如果再不尋找,可能會留下遺憾。”蔣火林說,2023年,蔣火林找到北京緣夢公益尋人工作站采血求助尋親,沒想到很快就找到了親生父母。
“馬上過年了,今年春節陪親生父母一起過,以后也會好好孝敬父母。”蔣火林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