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記者 賀劭清)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9100萬四川兒女把“拼”字鐫刻在巴蜀大地,書寫出經濟回升向好、民生不斷改善的良好答卷。

  去年3月,大鵬無人機制造基地在成都落成,工人師傅正在檢測無人機相關性能。劉忠俊 攝

  過去一年,四川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省經濟逆境突圍,增速走出了一條逐季回升的堅強曲線,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6萬億元。

  蹄疾步穩全面深化改革,持續用力擴大對外開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扎實起步,成都大運會、世界科幻大會讓世界矚目,古蜀道翠云廊、三星堆博物館成為火爆“打卡地”……在這四川改革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四川各族人民砥礪前行,推動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四川牢記囑托,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新年伊始,四川啟動建設總投資高達9912億元的2217個項目,項目數量和投資總額創歷年一季度同類活動之最,彰顯了四川切實擔起“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重任、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的信心決心。

  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深化,川渝合作進入聚力推進、深度融合的發展新階段。隨著300個川渝共建重大項目、10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總面積達18.5萬平方公里的成渝城市群,已成為中國西部發展的熱土。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更加延展的開放空間。2024年四川將拓展向西開放新空間。開展“川行天下·向西行”國際市場拓展活動,實施“四川造優勢產品出海”行動。除了建設中歐班列成都集結中心,2024年還將恢復開通更多國際航線,打造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和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

  5月10日,正值“雙搶”時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各地搶抓農時,一手抓小春糧油收割,一手抓大春糧食播種,田間地頭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安源 攝

  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糧食主產省,四川在全國農業版圖中肩負著重要使命。隨著立春后天氣轉暖,富饒的成都平原已萬象“耕”新,一幅不負農時不負春的春耕圖卷正在巴蜀大地從南至北拉開。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四川今年將確保糧食播面穩定在9600萬畝以上,高水平建設千畝高產示范片1000個。

  8月7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在成都舉行,中國隊以3分59秒67奪得金牌。圖為參賽的中國隊選手柳雅欣、朱蕾桔、張雨霏、李冰潔(從左到右)奪冠后高舉“謝謝成都”。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成都大運會以成都為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成都大運會閉幕后,大運會的豐厚遺產仍持續潤澤巴蜀大地。除了精心辦好2024年“湯尤杯”,籌備2025年世運會,正全力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四川,還將著力破除制約體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讓人人參與體育、人人支持體育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風。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征程需要新作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精準發力,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城鄉融合發展蹄疾步穩,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發展……四川正昂首闊步,奮力開創治蜀興川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