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1點左右,76歲的蒲阿姨和老伴帶上餐具,步行十幾分鐘來到向陽社區的社區食堂就餐。“兩葷一素一湯收12元,我們60歲以上的還能再減3元。”她說。
以前老兩口在家吃飯,但自從蒲阿姨生病后,買菜做飯成了他們的難題。后來,家附近的向陽社區開辦了食堂,飯菜軟糯可口,價格適中,老兩口吃飯的問題在這里得到了解決。
向陽社區位于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黨委書記駱娟介紹,社區5000多位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有1234人,兒童也占很大比例。
有一次,她在社區突然聞到一股濃濃的焦糊味。經排查發現,80多歲的李文武大爺燉著豬腳又去忙別的事,就忘了廚房里的鍋。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老人們在外務工的子女也經常向社區反映,希望幫忙解決老人的吃飯問題。”駱娟說,他們在社區上門走訪,統計下來,希望辦社區食堂和托管中心的需求最大。
在各方支持下,向陽社區開始打造“幸福雁江”社區綜合體項目。據悉,項目以“一老一小”服務為重點,布局公共服務、數智醫養、生活服務三大服務板塊,提供公益慈善、養老托育、醫療康復、營養膳食、社區創業、文化教培、便民服務、議事協商等12項服務。

在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的社區食堂,每天中午十一點剛過,已經有居民前來就餐。新華社記者張海磊 攝
中午時分,向陽社區的食堂里,工作人員正在廚房忙著炒菜,菜單他們已經提前發在微信群中。不一會兒,芹菜炒肉絲、青椒回鍋肉、素炒兒菜、蘿卜酥肉湯等一一出鍋,香味不斷飄出。“社區食堂現在由社區物業公司運營,面向社會提供服務,除本社區外還輻射周邊4個社區,我們也提供送餐服務。”駱娟說,食堂也是茶館,竹椅、方桌、風扇一應俱全,居民在飯點外也可以來這里休閑。

飯點外,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的社區食堂也是居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向陽社區供圖)
社區食堂旁邊是托管中心。據介紹,托管中心涵蓋一年級到九年級,每個月收費在500元到600元不等。目前,參與晚上托管的孩子有10多個,他們一般先到社區食堂吃飯,然后在這里做作業,等著家長來接。
據悉,雁江區正構建城市“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15分鐘生活服務圈”。在綜合體打造的過程中,不同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各有側重。
蓮花街道觀音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二樓是寬敞明亮的電子書屋。觀音閣社區黨委書記李湘婷介紹,社區緊鄰雁江區第二中學,除了本社區的學生,很多其他地方的家庭也會到此租房陪讀。于是社區引入第三方機構,打造了這個電子書屋,每周四和周五為學生提供服務。蓮花街道雁中社區還引入社會服務機構成立老年大學,為老人們提供茶余飯后的好去處。
資陽市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綜合體建設規模,并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整合轄區內醫院、養老機構、教培、家政等優質資源入駐,確保業態服務質量,實現居民和業態雙贏。(記者張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