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4日電 (吳冷蕓 劉進 黃才君)近日,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依法對“7·21”銷售偽劣產品、非法經營案作出一審判決:4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至7年不等,緩刑1年至1年6個月不等,追繳違法所得,并處罰金4萬元至57萬元不等。

  這是樂山市近年來現場查獲實物最多、涉案地域最廣的銷售假冒偽劣卷煙案,更是一起利用數據導偵賦能實戰的典型案例,在樂山煙草、公安高效協作下,成功鏟除了一個跨越三省四地的巨大假煙銷售網絡。

  2022年7月,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峨邊彝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數據分析時,敏銳地察覺到卷煙市場的異動,異常情況集中指向偏遠山區等監管薄弱的環節,這引起了執法人員的高度警惕。隨即,峨邊縣局決定開展一次針對偏遠山區卷煙零售戶的突擊檢查。

  不出所料,在對其中一家重點預警戶進行檢查時,查獲了十余條假冒偽劣卷煙。“這案子不簡單”,憑借多年辦案經驗,中隊長陳濤敏銳地意識到“市場出問題了”。在隨后的詢問中了解到:該卷煙零售戶“貨源”均來自于轄區內一名叫黃某奎的副食品經銷商。

  “黃某奎?好熟悉的名字!”稽查員許漾在電腦前搜索起近來煙草零售許可申請記錄。果然查詢到黃某奎曾申請辦理過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但因不符合當地合理化布局規定而“不予許可”。

  “也許是條大魚哦!他之前辦證其實是想為自己找一張‘保命符’!”陳濤的推斷得到煙草專賣中隊全體隊員的認同,縣局立即將該線索整理匯總后上報市局涉煙情報研判室。

  市局涉煙情報研判室經過周密研判,認為該案具有很大的經營價值,隨即召開案情溝通會,協調峨邊縣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大隊介入偵查,并抽調骨干成員組成專案組,全面開展信息核查和跟蹤摸排等工作。

  經專案組技術偵察得知:黃某奎,四川綿陽人,表面是經營副食品批發業務,實際還在私下推銷假煙,其假煙均是通過某某物流公司運輸,采用了“快進快銷”的模式。通過調取黃某奎話單記錄,并在海量數據中“碰撞”,專案組很快鎖定了其疑似上家:成都市郫都區海霸王西部食品物流園的李某安。為了挖出幕后“大Boss”,專案組決定以此為突破口,順藤摸瓜,直搗黃龍。

  幾經輾轉,在公安機關技術偵察手段賦能下,煙草情報專員通過數據匯總分析,不斷縮小偵查范圍,最終鎖定了李某安店鋪所在位置。但在隨后的盯梢過程中并未在其店鋪異常,“老窩”究竟在哪?

  偵查人員調查中發現李某安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快遞包裹”收發人姓名頻換,每件包裹包裝也會鋪滿厚厚的糖果掩人耳目。除此之外,李某安還經常“夜間出動”,接貨、打碼、存放一條龍,可謂“輕車熟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數月的跟蹤盯梢后,偵查人員徹底摸清了李某安的活動軌跡及倉庫隱匿地。方向既定,目標明確,專案組制定出詳細的抓捕方案,收網行動即將展開。

  專案組最終在5個地點、30余小時車程、一千余公里的戰線上兵分三路,更有一組人員奔赴貴陽荔波乘上同列動車全程監視嫌疑人李某安動向!

  終于,經過長達500余天的縝密偵查和不懈努力,“7·21”案4名同案犯同日落網,案情取得了重大進展。

  隨著深挖細查,研判室采集到嫌疑人手機數據10萬余條,通過深度研判“四流”數據,發現疑似李某安下線20余人,涉案金額近百萬。樂山公安向成都、遂寧、甘孜、阿壩、涼山5個屬地局發送協查函5份,迅速形成聯合打擊力量,目前已刑事打擊4人,行政處罰若干。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下一步,樂山市煙草專賣局將繼續深化專賣管理現代化建設,全力推動數字研判迭代升級,不斷提升打假破網質量,以打假打私新成效、新突破,推動煙草市場秩序環境持續向好,全力為樂山煙草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