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綿陽4月10日電 (楊勇)4月10日,在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舉行的“四川公安2024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第十場認親儀式現場,失蹤被拐38年的女兒終于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不禁失聲痛哭,抱著母親久久不愿松手。

時間回到2023年9月13日,當天,綿陽市公安局正在舉行“情滿中秋·共赴團圓”認親活動。作為現場觀眾的物業公司女保安鄧慧哭得特別傷心,民警非常詫異,便上前仔細詢問,鄧慧這才向警方吐露了實情——自己也是一名被拐兒童。“我10歲左右時聽鄰居說我不是親生的,但當時我并沒有在意。直到2011年,舅媽確切告訴我,我真的不是親生的,我去向養母求證舅媽話語的真實性,養母才松口說我是抱來的,但是只有養父知道事情的全部經過,而養父在1997年就已經過世了。”鄧慧說,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世后,她曾多次到舅媽提到的地方去尋找親生父母,但都沒有結果。
活動結束后,民警隨即為鄧慧采集了生物樣本。檢驗入庫后,歷時半年的系統盲比沒有結果。按照綿陽市公安局“胡祥雨工作室”慣例,民警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對盲比沒有結果的尋親人員,再次逐一手動在打拐系統發起親緣檢索,看是否能發現疑似具有親緣關系的人員。在檢索鄧慧數據時,民警發現江蘇省淮安市公安機關2021年采集的楊術蘭(女、1961年出生、原籍四川三臺、現居江蘇淮安)的DNA信息與鄧慧高度疑似具有親緣關系。胡祥雨通過打拐系統向淮安警方發送警務協作,請當地警方再次采集楊術蘭生物樣本重新檢驗數據。同時,綿陽、淮安兩地警方分別再次對該起失蹤被拐案事件當事人進行細致調查。
經查,1986年,楊術蘭的父親帶著鄧慧(原名趙輝蓉、1983年出生)去村醫務室買藥,其間因照護不周,孩子不慎失蹤,疑似被人拐賣。“女兒是在跟我爸爸出去時失蹤的,多年來爸爸一直責怪自己,臨終前交代我無論如何都要找回女兒。”楊術蘭說,因為女兒失蹤,她也慢慢地與丈夫產生了嫌隙,后來也離婚了。雖然離婚,女兒的父親也在繼續尋找女兒,但也不幸因病去世。后來,楊術蘭改嫁到江蘇后依然堅持尋找,但始終沒有結果。
2024年3月上旬,經四川綿陽、江蘇淮安兩地警方反拐部門及DNA實驗室復核認定,并按照打拐系統指令要求進行了核查反饋。3月20日,經全國公安機關打拐系統通報部確認:江蘇人楊術蘭與四川綿陽人鄧慧符合生物學遺傳關系,具有母女親緣關系。
“媽媽,我想你,我終于找到你了。”“女兒,對不起,媽媽讓你受苦了!”4月10日,在“四川公安2024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第十場認親儀式現場,離散38年的母女二人緊緊相擁,那一瞬間,仿佛回到了女兒失蹤前依偎在媽媽懷抱里的樣子,多年來的分離之苦在這一刻煙消云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