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幸維微 李婷
5月7日,記者從自貢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我市歷年疾病資料及氣候特點,該中心于日前發布五月疾病預報,提醒市民做好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病、百日咳、水痘和蟲媒傳染病等疾病的預防工作。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孕產婦、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出現嚴重并發癥的風險相對較高。流感一般表現急性起病,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患者常會出現畏寒、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呼吸道癥狀主要為咽痛、咳嗽、鼻塞、流涕。
預防措施:我國每年都有針對性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前往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或去醫院就診時,科學佩戴口罩;在日常生活中適量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型、EV71型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傳染病,我市以夏秋季多發,以4歲以下兒童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預防措施:目前已有針對EV71病毒的疫苗,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EV71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托幼機構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制度、疫情報告、通風消毒等措施;家長盡量避免帶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發現孩子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感染性腹瀉病
感染性腹瀉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人群普遍易感。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常因食用不潔食品或飲用污染的水源或不良衛生習慣而導致感染發病。
預防措施:部分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疾病有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對于此類疾病應積極接種疫苗;養成“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的良好習慣,把好病從口入關;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和嘔吐等癥狀,盡早到正規醫院腹瀉病門診就診,以便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14歲以下兒童為主要感染對象。臨床典型癥狀是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有“雞鳴”樣吸氣性吼聲。
預防措施:百日咳疫苗是我國免疫規劃疫苗,也就是政府免費提供疫苗,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幼托機構和學校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追蹤登記、通風消毒等制度,避免發生聚集性疫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被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傳播,具有高度的傳染性。感染對象主要為幼托兒童、學齡前與學齡期兒童。臨床表現主要有低熱、全身不適、乏力、食欲減退,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
預防措施:我國有預防水痘的疫苗,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發生及流行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學校和托幼機構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并做好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及時發現水痘病例并上報相關部門;在水痘流行期應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盡量避免與患者接觸或近距離交談。
蟲媒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是由病媒生物傳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2023年我市報告2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1例輸入性乙腦病例。2024年4月29日,我市報告1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常見的病媒昆蟲有蚊子、蒼蠅、虱子、跳蚤、老鼠等。人群普遍易感,接觸病媒可能性越高的人群,發病可能性越高。不同蟲媒傳染病癥狀各有不同,大多有發熱癥狀,且有蟲媒接觸史。
預防措施:部分蟲媒傳染病有針對性疫苗,如果乙型腦炎疫苗、瘧疾疫苗,對于可通過接種疫苗的疾病,積極接種疫苗;消滅蚊子、蒼蠅、虱子、跳蚤、老鼠等病媒生物,減少與它們的接觸;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務工作者蟲媒傳染病流行地區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