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8日電(記者張海磊、胥冰潔、尹恒)這是一支人均年齡超過60歲、大部分成員是盲人的樂隊。
他們說,正如樂隊名字“自強不息藝術團盲人樂隊”一樣,拿起樂器,就選擇了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
一路前行11年
5月13日,是樂隊成立11周年音樂會。
天剛泛白,77歲的肖志成摸索著起床。為了不吵醒老伴,他前一天就把演出要穿的白色襯衣、黑色西褲擺放在客廳沙發上,一切收拾完畢后,拎起裝有小提琴的黑色盒子,戴上墨鏡,拿著放在門口的盲杖,出門去坐快速公交。
5月6日,肖志成在排練結束后拎著小提琴回家。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今天太開心了。”幾個小時后,肖志成要和其他14位樂隊成員一起登臺演出。
在樂隊隊長張世維家里,大家在為演出做最后的準備。“應該夠了!”張世維清點了10箱抽紙,還有瓜子、糖果、牛肉干。
當天,早上十點半。臺下已坐滿了從各地趕來的盲人朋友。
樂隊成員穿戴整齊,在志愿者攙扶下走上舞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等待著。
徐憶本先敲了四下木魚,又和黃益康一人敲鑼、一人打鼓。聽到演奏開始的指示后,有人開始按下鍵盤,有人輕輕撥動琴弦,有人的手指在笛孔間跳躍。熟悉的旋律在指尖流出,緩緩流淌進每個人心里。
臺下的張世維有些恍惚,他的思緒閃回到了11年前。
30歲因病失明,2013年,張世維發起成立成都視障者互助協會,經常組織盲人聚會。愛好電子音樂的年輕盲人提議,讓他搞一支樂隊。
他自掏腰包購買電吉他、架子鼓等樂器,為七八個盲人組成一支電聲樂隊。然而,年輕盲人需要養家糊口,無法保證樂隊的排練時間,電聲樂隊最終解散。
后來,樂手李建中找來會樂器的老年盲人朋友,湊齊了現在的這支中西混合樂隊。樂隊中年齡最大的成員78歲,平均年齡超過60歲。一路前行的11年里,有人離開,也有新人不斷加入。他們說,一拿起樂器,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
不會樂器的隊長
成都市金牛區銀沙路8號,二樓一處不起眼的房間里,每逢周一,都會傳出樂隊排練的曲子。
這里曾是一家按摩店,也是張世維的家。他不會任何樂器,卻是樂隊的“主心骨”。
這些年,張世維在樂隊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除了成員自己的二胡、笛子等樂器外,他自費購買了不少大型樂器、演出服。
雖然排練是每周一,但張世維的愛人馮懿蘋前一天就要到菜市場購買食材,第二天,志愿者會幫忙做好午飯,免費提供給大家。
和普通樂隊不一樣,這支樂隊排練起來要花費更多時間。
76歲的王存大是樂隊指揮?!按蠹铱床坏阶V子,只能用嘴指揮。”他還在其他三個樂隊當指揮,王存大一般讓其他樂隊把一首曲子練好,錄音,再發到視障樂隊群里,讓大家反復聽,熟悉后再合練。
樂隊成員年齡普遍偏大,搶拍、拖節奏是常態?!芭啪殨r大家誰也不服誰,都希望自己被關注?!蓖醮娲笳f。
每次排練,張世維就坐在旁邊聽,一旦排練中出現矛盾,或者樂器出了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站起來,總有辦法把問題解決,讓排練繼續下去。
把生活過出彩
樂隊成立11周年音樂會上,四川省盲人協會主席吳軍說:“中老年盲人這個群體更需要勇敢走出來、融入社會?!?/p>
當天,臺下坐了很多張世維請來曾幫助過大家的嘉賓。
他們是成都地鐵站的工作人員。肖志成說,每次進地鐵站換乘時,一出車廂總有一雙手把他牽住,送到要換乘的班次,甚至從地鐵站出來后,還會有工作人員把他送到目的地。
5月6日,張世維(后左)旁聽樂隊排練曲目。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他們是成都雷鋒車隊的司機師傅。57歲的出租車司機梁紅英說,成都24家出租車公司的志愿者組成雷鋒車隊,只要盲人朋友有需求,附近的司機都會免費去接送。
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樂隊的每一次排練、每一場演出,總有志愿者忙著做飯、打掃衛生、搬運樂器……
現在,“周一見”是大家最期待的事。2009年,趙玉文眼睛受傷后失明,于2015年加入樂隊。78歲的老伴鄭素瓊陪伴他排練、演出。趙玉文排練時,她就靜靜地坐在外面的沙發上聽?!皶?,也能拉板胡的那個就是。”鄭素瓊向別人介紹老伴時,眼里仿佛放著光,十分驕傲。
如今,樂隊正逐漸步入大眾視野,張世維說,音樂燃起了大家心中的光芒,雖然看不見,也要把生活過出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