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蕓涵 文/圖

  5月20日,第二屆“智匯高校·博引未來”青年人才招聘現場活動在成都理工大學舉行。當天,四川138所高校5000余個好崗位打包送到“家門口”,近2000名應往屆博士畢業生、博士后和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參加招聘活動。

  招聘活動全面升級,供需雙方積極參與

  “智匯高校·博引未來”青年人才招聘活動是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精心打造的高校青年人才招引活動品牌,是加強高校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搭建全球青年人才與四川高校的對接平臺,吸引更多青年創新人才來四川逐夢、來四川發展、來四川生活。

  記者了解到,今年第二屆招聘活動全面升級。首次將引才對象從面向省內優秀青年人才拓寬到面向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首次將活動拓展到網絡平臺,采取“現場招聘+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方式開展;首次在四川省教育廳官網開通人才招聘專欄,運營“四川高校人才引進直通車”,第一時間匯集全省高校最新人才招聘信息和全球青年人才求職信息,讓高校和人才輕松實現“一鍵直通”。

  當天的線下招聘會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力學、基礎醫學、經濟學、金融學、心理學、法學、哲學等110多個專業的青年人才提供教學、科研、管理等優質崗位5000余個。

  招聘活動現場。

  在活動現場,電子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專業曹同學是明年才畢業的博士生。“雖然還沒畢業,但是我想提前來多了解下,為未來的求職做準備。這樣的招聘活動為博士生量身定做,能集中了解用人單位的訴求,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招聘展臺前,四川農業大學人事處人才辦主任尚永勝與前來應聘的博士畢業生交流。他告訴記者,四川農業大學高度重視這次招聘活動。“與去年相比,今年提供的崗位類別更多、數量更是翻了一倍。從‘團隊首席科學家’到‘輔導員及管理崗位教師’,一共有6類崗位,且‘青年研究員’沒有名額限制。”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應屆博士畢業生許同學,先后到西南石油大學、成都大學等高校的咨詢臺去了解崗位情況。“我是河北人,來成都讀書,喜歡上了這里,想留在四川發展。今天來的高校提供了不少崗位,政策也比較優厚,希望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招才引智政策優厚,培育壯大“人才川軍”

  活動現場,成都理工大學等5所高校代表進行招才引智推介。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清友表示要 “推動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讓各類人才沉下心、放開手、扎下根”。

  “我校為引進人才提供安家費15萬-80萬元,特別優秀者‘一事一議’,科研啟動費5萬-100萬元,并提供三年過渡期住房補貼800-2500元/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陳權亮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四川省切實加強人才培育、著力升級興才平臺、不斷深化體制改革、持續優化服務保障,四川高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正成為高層次人才聚集和高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招聘活動現場。

  青年人才代表、電子科技大學的隆昶也來到了活動現場。他說:“我很慶幸當時自己偶然決定來到成都。在成電工作的2年多來,我能很切身地感受到地方政府、學校、學院和團隊都務實地在創造和優化人才培養環境,來實現內培和外引高質量青年人才的目標。”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張瀾濤介紹說,四川省將實施“萃青工程”,著力營造促進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實施博士后創新人才集聚工程,開展博士后聯合項目培養,促進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工程,加大專項獎勵資金力度,激勵高校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培育壯大新時代更高水平的“人才川軍”。持續優化服務保障,積極保障高校高層次人才用編需求,拓展“天府英才卡”服務事項,細化提供人才安居、子女就學、家屬就業、醫療保障等“政策服務包”。

  據了解,除現場招聘活動外,“高校人才引進月”網絡招聘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沒能到招聘現場的朋友,還可以繼續參加網上的招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