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王培哲 攝影攝像 宜賓觀察 羅順
長江之濱,翠竹如詩。5月29日上午,宜賓三江新區(qū)竹文化生態(tài)公園湖畔,宜賓竹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由三江集團整體打造,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竹文化博物館,和宜賓市博物院、宜賓市文化館一起構成了宜賓市文化新地標。從遠處望去,竹文化博物館像是由一根根翠綠的竹子編織而成,和自然渾然一體。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外觀。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內部展陳。
三江集團董事長羅慶介紹,該博物館分南、北兩部分,講述了古今竹文化、中華竹精神、宜賓竹產業(yè)、未來竹發(fā)展等內容。其中,南樓設有“中國竹都”宜賓城市光影展廳、竹文化歷史展廳、竹工藝精品展廳等;北樓設有竹科普研學展廳、竹都繪夢5D沉浸空中影院、“以竹代塑”展銷空間等。其中,竹工藝精品展廳收集了200余件國內外竹工藝作品,分別出自7位亞太地區(qū)手工藝大師和數十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承人之手。鎮(zhèn)館之寶《長江頌一號》,采用圓雕、鏤空雕等技法,將崇山峻嶺、疊泉飛瀑、棧道涼亭、帆船竹筏等長江兩岸景色,以立體的方式呈現,層次豐富,空間感畢現,是宜賓江安竹簧非遺傳承工藝的代表。
鎮(zhèn)館之寶《長江頌一號》。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內部展陳。
宜賓市委常委、三江新區(qū)黨工委書記何永宏表示,宜賓有適合竹類生長的土壤和氣候,是全國十大竹資源富集區(qū)之一,現有竹子種類39屬、485種。近年來,宜賓抓住“以竹代塑”“森林糧庫”兩大趨勢,突出發(fā)展竹漿紙、竹纖維、竹食品、竹文旅四大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已建成竹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17家,全市竹產業(yè)綜合產值超350億元,居全省首位,竹資源生態(tài)效益不斷轉化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效益,一道道美麗鄉(xiāng)村竹林風景線正徐徐展開。
觀眾參觀宜賓竹文化博物館。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于5月29日起試運行,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早9點至下午6點,法定節(jié)假日開館時間另行通知。博物館內除科普展廳和5D空中影院外,均免費開放。游客可通過宜賓竹文化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乘坐宜賓智軌T1支線到新樓站下車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