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光是一年就查出來有11萬的充值記錄,前兩年還沒去查,不曉得有好多。”5月29日晚,看著長達628頁的微信支付交易明細,四川宜賓賣菜商戶張富惠情緒就十分激動,因為這11萬都是她12歲的兒子小侯(化名)玩手機游戲充值消費的。

  張富惠稱,小侯趁她睡覺的時候用她的手機玩游戲,充值之后又將扣款短信刪掉,直到5月2日她才發現此事,卻不懂如何申訴。

  5月29日,有認識的人將他們的遭遇拍下來發在了短視頻平臺上,引發眾多網友關注。5月30日,張富惠的丈夫侯培彬稱,當地網警正協助他收集資料,處理此事。

  男孩趁母親睡覺玩手機

  游戲充值后將扣款短信刪除

  張富惠和丈夫侯培彬都已年過五旬,做了近10年的賣菜生意,以批發為主。兒子小侯今年3月才滿12歲,在讀小學六年級。

  一般情況下,侯培彬晚上七八點出門,開車出去進貨。第二日凌晨1點半,進完貨回來,叫上妻子一起到市場賣菜,一直忙到中午才回家補覺。

  張富惠稱,晚上睡覺的時候,她將手機放在一旁充電,小侯便趁這個時候玩手機。因為不會定手機鬧鐘,所以她干脆讓兒子凌晨1點半叫她起床。

  “一直都覺得錢不對勁,但是沒去查過。”張富惠有點懊惱,自己沒有早點去查賬。5月2日,在付進貨商款的時候,發現余額不足付不出去,趕忙請人幫忙查了流水。這才得知兒子一直在給多個游戲公司賬戶充值,“5月2日就充了4000多元”。

  原本,張富惠的銀行卡開通了手機短信通知,但是,每次小侯充值之后,都將短信刪了。她也看到過一些驗證碼短信,但是因為不識字,擔心是詐騙短信,也沒引起重視。

  家長兩年前曾發現充值

  男孩自述花錢購買皮膚和道具

  侯培彬注意到,小侯是從2021年開始玩游戲的,其實,2022年的時候,夫妻倆就曾發現過小侯有給游戲充值的行為。

  “當時也是銀行卡沒有錢了,一查流水才發現他給游戲充了8000多元。” 張富惠說,他們還報了警,最終也沒要回來。原本以為在批評教育之后,小侯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沒想到再次發生這樣的事。

  當記者追問為何沒有加強手機管控時,侯培彬坦言:“這是我們的失誤。”

  小侯對記者說,他一般晚上10點半開始玩手機,一直到第二日凌晨1點,游戲名字包括和平精英、迷你世界、逃跑吧少年、蛋仔派對等,一晚上充值金額從200元到500多元不等,用于購買皮膚和道具。

  “什么是皮膚?”第一次從兒子口中聽到這個詞,張富惠特別詫異,在沒得到答案后,她反問侯培彬,可丈夫也不清楚。

  游戲充值賬戶近20個

  單筆充值金額高達1298元

  5月29日,張富惠抽空去銀行打印了2023年5月28日到2024年5月27日的微信支付交易明細。她堅稱,查到了11萬元的游戲充值記錄。2023年5月28日前的消費明細還沒來得及打印,所以還不知道一共充了多少錢。

  當晚,記者對這份收支明細進行了詳細梳理,發現從2023年5月31日到2024年5月17日,張富惠的銀行卡和微信零錢不間斷地向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天游科技有限公司、迷你世界、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個游戲賬戶充值,金額一共有98000余元。

  其中,深圳市騰訊天游科技有限公司充值金額有2.8萬余元,迷你世界充值金額達3.3萬余元。單日充值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單筆充值最高達1298元。

  事情發生后,夫妻倆到當地派出所報了警。記者注意到,5月20日,張富惠收到了此前向深圳市騰訊天游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三筆退款,一共有178.2元。“這三筆款就是警察幫忙追回來的。”5月30日,侯培彬說,網警教了他怎么去打印前兩年的收支明細,等把資料收集完后再準備做完整的申訴。

  律師說法

  未成年人大額充值行為須經其父母同意、追認方才生效

  5月30日,記者試圖通過騰訊公司官方客服專線咨詢退款問題,語音提示,游戲服務升級為公眾號服務。“騰訊客服”微信公眾號隨即發送的信息顯示了關于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費問題的操作指引。提示監護人搜索“騰訊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小程序-點擊“網絡管控家長必知必會”,選擇“孩子網絡不理性消費”進行“申請退費”。

  隨后記者撥打了迷你世界官方客服電話,就未成年消費問題,智能客服提醒需要提前準備好游戲賬號、消費時間、充值金額等相關信息。因業務繁忙,同樣建議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反饋。

  針對此事,四川方策律師事務所郭剛律師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7條、第19條的規定,八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均為未成年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郭剛律師說,小侯的年齡是十二歲,故其使用母親的手機玩游戲大額充值的行為也須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方才生效。只是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小侯父母須承擔相應的關于小侯使用母親手機玩游戲大額充值的舉證責任,若舉證不能或舉證不力均會面臨不利的敗訴責任。

  相關法規

  進一步明確未成年人游戲充值金額上限

  近年來,未成年人無序充值網游的事件屢屢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第四十四條明確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務中的單次消費數額和單日累計消費數額,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

  5月28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征求意見稿)》團體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游戲充值金額上限。例如,針對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同一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游戲付費服務,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