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日前,四川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大力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引導高校主動面向區域、面向行業、面向產業辦學,促進高等學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
《意見》提出,按照“同步推進、重點支持”原則,五年內建設對區域和產業發展有較強支撐作用、示范引領作用的省級應用型品牌高校15所左右、應用型品牌專業(群)100個、應用型品牌課程200門、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教材100種、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基地50個。
十項建設任務
《意見》提出了十項建設任務:堅定辦學方向與定位、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構建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科教融匯、打造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強化實踐條件建設、推進文化傳承與創新、加強對外合作和彰顯辦學特色。
《意見》要求,應用型本科高校要建立由政府、行業企業、社會組織等深度參與的理事會(董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度,政府、行業和企業成員占比不低于50%。建立校企聯合制定專業建設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合作機制。探索校內外學分互認及學習成果存儲、積累和轉換機制,建立創新創業學分認定與置換制度。構建高校與行業企業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資源共創、責任共擔、成果共享協同育人機制,打通政、產、學、研、轉、創、用一體育人“堵點”,實現高校和行業企業協同發展、同頻共振、融合創新。鼓勵校院(所)組建創新團隊,共同承擔國家級、省級重點科研項目,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建立行業、企業、實務從業人員與高校教師互聘制度。積極融入所在區域,打造“城校共生”發展模式,構建政校企合作共同體。鼓勵高校依托博物館、圖書館、基地等平臺,打造文化地標,發揮文化傳承創新與傳播功能,鼓勵高校產出一批文化研究與創新成果。積極聯合國(境)外應用技術大學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學位互授聯授等形式的有效合作,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針對性培養“一帶一路”等對外急需的各類技術和管理人才。
五個重點項目
實施應用型本科品牌高校建設工程。引導高校重點在治理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產教融合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研應用能力和服務社會成效,建設15所左右應用型本科品牌高校。
實施應用型品牌專業(群)建設工程。重點圍繞四川六大優勢產業以及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迫切需要,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建設100個基礎扎實、特色鮮明、行業產業急需的品牌專業(群)。
實施應用型品牌課程建設工程。引導行業企業與高校合作共建課程,推動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生產流程、項目開發等產業需求科學對接,突出對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遴選200門建設質量高、示范效應強、產出導向特色鮮明的品牌課程,建成在國內同層次、同類型專業中有較大影響的應用型品牌課程。
實施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教材建設工程。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構建項目化、任務式、模塊化、基于實際生產工作過程的教材內容體系,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教材編制,打造學校骨干教師、行業專家和企業一線技術骨干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教材開發模式,高標準開發100種高質量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教材。
實施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基地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現代產業學院以及各類特色學院等產教融合平臺,引導高校主動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產業園區開發、重大項目布局。支持高校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實習實訓基地等。建設50個集教學、培訓、科研、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應用型產教融合品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