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宣,經過2個多月的隔離檢疫和過渡適應后,經飼養團隊的觀察和評估,“福寶”適應情況整體較好,于近日搬入新居,并將于6月12日在熊貓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正式與公眾見面。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為做好“福寶”見面會安全保障工作,臥龍神樹坪基地將于6月11日12:00-17:00,6月12日9:00-12:00實施閉園,其余時間可正常入園參觀。

  記者搜索多個購票平臺發現,12日當天臥龍神樹坪基地的入園門票無法購買,但是在“臥龍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公眾號上買到了一張12日的門票。

  ▲“福寶” 圖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已適應兩個月,愛吃當季竹子和窩窩頭

  資料顯示,“福寶”2020年7月20日出生,是旅韓中國大熊貓“愛寶”和“樂寶”的第一胎寶寶。它也是韓國國內誕生的第一只中國大熊貓,收獲了“福公主”等愛稱。

  今年4月3日,大熊貓“福寶”結束在韓國愛寶樂園的旅居生活,回到中國并入住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熊貓中心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制定飼養管理方案,通過飼養員對“福寶”進行行為訓練、愛心飼喂、身體接觸、語言交流等方式,幫助“福寶”適應家鄉的生活。

  隔離檢疫期間,“福寶”適應狀況良好,與飼養員建立了信任。隔離檢疫期滿后,“福寶”搬入臥龍神樹坪基地繁育園區域,通過圈舍間的交流窗,與左鄰右舍的大熊貓進行聲音和氣味的交流,逐漸融入大熊貓種群生活。

  ▲臥龍神樹坪基地航拍俯瞰圖

  在飲食方面,臥龍神樹坪基地飼養員徐翔介紹,“一般情況下,我們在不同季節為大熊貓提供不同種類的竹子。經過兩個多月的適應,‘福寶’已適應并接受當季的竹類。它最愛吃苦竹竿、苦竹葉以及白夾竹竿。我們每天會給‘福寶’投喂2到3種不同的竹子供其選擇食用,同時還會投喂竹筍。輔食方面,‘福寶’現在比較喜歡蘋果和窩窩頭。”

  見面會當天限流 多個平臺已無法購票

  為了讓“福寶”適應新的圈舍并順利與公眾見面,臥龍神樹坪基地專家程建斌介紹,綜合考慮了“福寶”自身的適應情況、圈舍環境以及園區接待量等因素,“在減少大熊貓產生應激、圈舍選址、清潔消毒、安全排查、園區安保等方面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見面會當天,園區會限流,現場也會管控,請大家合理安排。如果沒有特別情況的話,‘福寶’近期都會對外展出,大家可以錯峰出行。

  據悉,為做好“福寶”見面會安全保障工作,臥龍神樹坪基地將于6月11日12:00-17:00,6月12日9:00-12:00實施閉園,其余時間可正常入園參觀。

  消息發布后,有網友稱,“12號的票已經買不到了。”為此,紅星新聞搜索多個購票平臺發現,包括抖音、去哪兒旅行、大眾點評、美團等平臺,6月12日當天的臥龍神樹坪基地入園門票均無法購買。部分平臺只能購買成都至臥龍神樹坪基地的直通車票(不含景區門票)。

  記者又登錄“臥龍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公眾號的“門票預訂”平臺,多次操作后下單成功了一張6月12日的園區門票。

  記者打通門票預約電話咨詢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因為12日上午9點-12點臨時閉園,所以下午12點-17點才可以參觀,“如果公眾號上還能買到票,就還有票。”

  ▲在“臥龍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公眾號上預訂的門票截圖

  為見大熊貓,有“熊貓粉”連續26天入園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臥龍中華大熊貓苑)。臥龍神樹坪基地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平均海拔約1700米,這里群山環繞,植被豐富,空氣清新,是大熊貓理想的自然生活環境,被“熊貓粉”稱為“熊貓五星級生態酒店”。

  “我每天早上9點入園,直到下午5點才回去,持續了26天。”省外游客張女士是海歸大熊貓“小奇跡”的粉絲,她說從“小奇跡”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時,自己就一直通過網絡關注它的動態,在得知2023年12月26日,“小奇跡”結束隔離正式對外亮相,她便攢夠假期計劃和“小奇跡”見面,“終于見到它了,我心里很滿足,看著它的一舉一動,有種被治愈的感覺。”

  ▲“小奇跡”

  談話間,“小奇跡”正悠閑地坐在室外活動場內,旁邊還放著它的橙色“玩具”。看見遠處的粉絲們,“小奇跡”還寵粉似地帶來了“炫飯”表演,只見它雙手抱著竹子,歪著腦殼往嘴里“炫”。隔壁鄰居大熊貓“森森”則正在巡山遛彎,累了就靠在旁邊的樹下“炫飯”。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隔壁鄰居是從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回國的大熊貓“升誼”,它正在掃視室外活動場。只見奶媽把竹子“藏”到室外木頭爬架旁邊后離開。被放出活動場的“升誼”便嗅著味道直奔竹子,沒有一絲猶豫。

  見此情景,“熊貓粉”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刻。

  ▲臥龍神樹坪基地小憩的大熊貓

  ▲臥龍神樹坪基地的游客

  據介紹,2023年以來,多只到期到齡的旅外大熊貓從海外返回中國,它們在經過隔離檢疫后,都會有一份根據其性格特點制定的管理方案,在飼養員的精心照顧下,它們已適應回家后的生活。目前,包括“香香”“小奇跡”“升誼”等在內的10余只大熊貓生活在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圓夢”“夢圓”“夢想”等大熊貓生活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王明平 攝影 繆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