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眉靈 陳昊/文 成都觀察 楊柳/圖、視頻

  6月13日上午,在位于德陽市的德陽南站-四川建院站明挖區(qū)間,成德眉資同城化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線(以下簡稱“成德線”)首臺盾構成功始發(fā),標志著全線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階段。此次節(jié)點較計劃工期提前了32天實現(xiàn),為項目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盾構內部盾體。

  成德線始于成都地鐵1號線韋家碾站,止于德陽市德陽北站,共設置車站15座,全長約71公里,其中地下段(盾構段)長約24公里,計劃采用8臺盾構機掘進。本次始發(fā)盾構機掘進的德陽南站-四川建院站明挖區(qū)間長約2公里,將采用2臺土壓平衡式盾構機施工。

  “我們正在施工的地下站基坑深度普遍超過20米,深基坑降水是要克服的最大難題。”中建成德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陳根介紹,德陽地區(qū)的地層水多、滲透性強,如何確保盾構施工安全、高效掘進,是一大考驗。項目部在前期施工中已儲備了大量降水技術,并建立起全程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將對盾構掘進的關鍵信息實時監(jiān)測、提前預警,為盾構機的“地下之旅”保駕護航。

  始發(fā)的盾構。

  此次始發(fā)的盾構機由德陽思遠重工制造,是地地道道的“德陽造”,整機長約114米,重約926噸,刀盤采用6主梁設計,配備42把單刃滾刀、6把雙聯(lián)滾刀,用于切削土體,施工過程中配備了同步注漿二次注漿和中盾注泥系統(tǒng),能更好地控制地面沉降,進一步保證盾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高效。中建三局成德線土建六工區(qū)項目經(jīng)理江承建說,盾構機的刀盤和刀具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可以更好地適應德陽富水沙卵石地層。

  四川成德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建洪介紹,目前成德線全線共有21個在建工點,主要進行車站、橋梁和場段的圍護結構、土方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段的首臺盾構機已在韋家碾站始發(fā)井完成吊裝,將于近日始發(fā),屆時,成德線盾構施工將實現(xiàn)“雙向奔赴”,推進全線建設快馬加鞭。

  成德線是深入推進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的重要項目,推動形成成德眉資“1小時通勤圈”的重要紐帶,是繼成資線、成眉線后,成都都市圈啟動建設的第三條市域(郊)鐵路,于2023年3月開建,建設工期49個月,設計最高時速160公里。

  待建成通車后,從成都韋家碾站至德陽北站最快只需50分鐘,并可與成都地鐵1號線、5號線、9號線、18號線、27號線、28號線、32號線和市域(郊)鐵路S1號線換乘,串聯(lián)起成都市金牛區(qū)、新都區(qū)、彭州市,以及德陽廣漢市、旌陽區(qū)等多個行政區(qū)域,將大大縮短成都與德陽的時空距離,促進兩地產(chǎn)業(yè)、人口及各類生產(chǎn)要素的高效集聚,對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級具有積極意義。

  工程示意圖,僅供參考。圖據(jù)成都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