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2024年高考放榜在即,6月19日上午,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志愿填報幫你問!招辦老師‘在線招生’”特別節目正式啟動。
當日,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趙鑫做客直播間,回答了廣大考生和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本次直播連麥,有哪些“干貨”?四川在線記者第一時間為大家梳理。
取消部分特殊類型的招生,兩個專業有調整
據趙鑫介紹,電子科技大學今年招生總計劃為5050人,其中學校在川內招生計劃人數為1088人。
今年,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依然采用“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兩個名稱,分別有獨立的招生院校代碼,“考生填報志愿時應分別填報,學校在錄取時也是分別錄取,有著不同的錄取分數線。但是,兩個校區的師資、設備、教學資源等都是相同的,學生的畢業證跟學位證也是相同的。”趙鑫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該校增加了辦學地點設在海南校區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這是一個單獨的院校代碼。因此,該校在某些省份的院校代碼可能會多達5個:“電子科技大學”有1個;“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有4個,分別是沙河校區的普通專業、成都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海南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醫學院相關的專業。
同時,今年電子科技大學取消了部分特殊類型的招生,并且有兩個招生專業的調整。其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從“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代碼調整至 “電子科技大學”的代碼進行招生,有志于進入到芯片領域繼續學習與深造的同學們可重點關注;自動化工程學院的工科試驗班(智能儀器、智能控制)專業更名為“電子信息類(智能儀器、智能控制)”,在全國部分省份進行招生,旨在培養在智能儀器、智能控制、自動化系統分析、設計與制造領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擁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精英人才。
實施“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布局建設新工科專業生態圈
在錄取方面,電子科技大學依據考生投檔成績和專業志愿,采取分數優先方式錄取并安排專業,且各專業志愿之間不設級差。對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進入調檔線的考生在政體合格、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進檔不退。若投檔分數相同,理科與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依次比較數學、語文、外語;文科考生依次比較語文、數學、外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電子科技大學將繼續以學院為基本單位,實施大類招生與大類培養。據趙鑫介紹,這種招生模式與以往的專業招生最大的不同點在于,通過大類招生進校的考生,專業選擇延后到大二,“這樣既能幫助考生降低填報高考志愿的盲目性,又能讓學生在對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
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電子科技大學也是四川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主戰場。所以,該校也在主動布局建設新工科專業生態圈,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求。學校不僅開設了瞄準“卡脖子”技術的專業以及“智能+”新興交叉融合專業,還以“喚起好奇、激發潛能”為核心全面實施工程教育改革一攬子計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去年出臺了《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自主設計個人專業培養方案修讀計劃”實施方案》,現已有16名本科生擁有了“私人定制化”培養方案。
趙鑫提到,對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電子科技大學有3個本研貫通培養的實驗班及“互聯網+”雙學位培養計劃:第一個是以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世界一流科學家為目標的國家“珠峰計劃”,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13人;第二個是“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40人;第三個是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合作推出的雙A聯合學士學位項目,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