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6月19日,四川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廉潔四川”發布一則貪腐消息,曾任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南溪區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的吳鄭,曾下海經商,沉迷于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走上領導崗位后,又通過向管理服務對象借款、收利息等方式斂財,累計受賄金額達122萬余元。
吳鄭,男,1962年9月出生,四川宜賓人,曾任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南溪區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22年5月,接受南溪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我每天想的不是工作,是金錢、香車、美女,一門心思全在如何快速致富上?!?996年,曾保留公職身份下海經商的吳鄭,重新回到原宜賓縣文教局工作,后交流到國土資源系統,這時的吳鄭雖然身在機關,心卻依舊沉迷“商?!辈荒茏园?。
曾下海經商 沉迷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
吳鄭自小家境清貧,家中姊妹眾多,父母收入微薄。在恢復高考后,他憑自身努力考取了原宜賓師范學校。畢業后,吳鄭進入原宜賓縣白龍小學工作,因能力突出、組織信任,被調至縣文教局工作。
上個世紀90年代,吳鄭選擇保留公職下海經商,正是這段經歷,讓吳鄭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識了揮金如土、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我的心不淡定了”。在吳鄭的回憶中,身邊商人老板坐的是豪車、住的是豪華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一天,某老板派豪車接吳鄭赴宴,第一次被扶上“老板位”的他,忍不住閉上眼享受,感受著豪車的奢華。到高檔餐廳時,看著司機和服務員為他忙前忙后,他不禁感嘆“當老板真好”。紙醉金迷的日子過久了,原本的初心也就模糊了,吳鄭逐漸以商人老板身份為榮,把高調奢靡的富人生活作為了個人追求。
重回機關工作的吳鄭落差感極大,對“商海”的奢逸生活戀戀不忘,物欲追求始終在心里隱隱作祟。后來,吳鄭在擔任南溪縣原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全縣轄區內非煤礦山工作后,主動與其接觸的商人老板紛至沓來?!暗谝淮嗡臀胰гF金,錢雖不多,但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這種唾手可得的感覺讓我興奮不已。”為了追求心中的物欲,吳鄭把黨員領導干部的身份拋之腦后,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與商人老板做起了“生意”。
2011年,吳鄭出資50萬元(其中貸款45萬、現金5萬)與管理服務對象姚某一起入股南溪區劉家鎮某采礦場,45萬貸款的利息由姚某承擔。2014年,該采礦場被出售,吳鄭從中獲利50萬元。
此時的吳鄭將逐利本色體現得淋漓盡致,他不僅有息借款給管理服務對象,還向管理服務對象借取低息或無息款項后,轉借給他人收取高息違規獲利。
通過打借條、收利息 收受大量“好處費”
在違紀違法過程中,權力的每一次私用,吳鄭都覺得理應得到“回報”,給自己收錢找了很多看似合理合法的借口。
2008年,吳鄭向某公司股東石某提供礦山掛網拍賣相關信息,要求以信息入股的方式獲取礦山股份。在吳鄭的幫助下,石某違規拍得礦山采礦權,吳鄭則獲得該礦山25%的股權,由石某代持。不久后,吳鄭提出退股,并讓石某支付其在成都購買商品房首付款14萬余元。
此外,吳鄭還多次向管理服務對象借款,許諾為其在開設礦山、增擴資源等方面提供幫助,他將這些借款當作是理所應得的“好處費”,并披上借貸的“外衣”,甚至在部分礦企老板催促還款時,他拒不歸還。為了掩蓋違規獲利事實,逃避監管,吳鄭還將違規借貸所獲利息轉至其哥哥銀行卡上,妄圖瞞天過海。
吳鄭自以為通過打借條、收利息的方式,給自己的貪腐行徑披上了合法合規的“外衣”,就能騙過組織調查,殊不知,任何違紀違法行為最終都難逃黨紀國法的制裁。經查,2008年至2019年,吳鄭利用職務便利,在采礦場開設、采礦許可辦理、資源增擴及其他相關事項中,為相關企業及個人提供幫助和支持,累計受賄金額達122萬余元。
2023年8月,吳鄭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犯罪,被開除黨籍。2023年12月,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2萬元。
?。ňC述材料來自“廉潔四川”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