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6月25日,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外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需求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顯示四川制造業人才需求總體旺盛。需求最旺的專業崗位是地震工程技術、硬質合金生產、醫學研究等。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需求目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的重點人才項目,已連續開展3年。本次發布的目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經信廳,會同組織、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等省級有關職能部門和重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歷時近半年編制完成。
“目錄”緊扣國家和四川省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決策,圍繞四川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重點抽樣3252家四川省用人單位的53.2萬名人才現狀和1.27萬名實際人才需求,分析了智聯招聘平臺1.6萬家四川制造業企業人才招聘大數據,同步研究了成渝地區制造業領域人才雙向流動趨勢和協同發展程度。
經過建立專門模型和定性定量分析發現,從全省層面看,四川制造業人才需求總體旺盛,全省六大優勢產業431類人才需求崗位共計有1.27萬人才需求缺口。其中,需求最旺的專業崗位和通用崗位,分別是:地震工程技術、硬質合金生產、醫學研究,以及涉稅服務、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等。全省六大優勢產業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需求的占比分別超過95%。
從市(州)層面看,對人才的需求特點表現為“產業集聚度高、人才需求旺,產業升級快、人才需求新”。省內普遍需求農業科學研究、醫學研究、電子商務服務等專業人才。成都、綿陽、宜賓等市主要需求中高端人才,包括航空工程技術人員、電子工程技術人員、數字技術工程技術人員等高新技術類崗位。其余市(州)更多需要生產制造環節和領域人才,如鑄鐵管人員、合成橡膠生產人員等。
從企業層面看,不同類型企業人才吸引力差異大。各類企業人才數量需求都較旺盛,其中民營中小微企業“引才難、留才難”問題依然突出。從人才質量需求看,國有企業、創新型企業對高層次人才需求最旺。
在編制“目錄”過程中還發現,成渝地區制造業領域人才雙向流動最頻繁。從四川流入、流出產業人才結構看,26—35歲年齡段的人才占比超過40%,本科學歷占比超40%,具有10年及以上工作經驗者占比超45%。從區域流動看,成渝地區人才雙向流動最頻繁,且雙方規模占比大致相當。在此基礎上,“目錄”針對性地提出完善重點優勢產業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并舉制度、加強產教融合工學一體、健全跨區域產業人才共引共育機制、完善成渝地區人才協同發展機制、拓展高層次人才外引渠道等政策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