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隨著巴中至成都的D5133次列車緩緩從巴中東站開出,巴南高鐵正式建成通車。隨著線路開通,車票預售也已啟動。記者通過12306售票網站看到,截至目前,多趟往返巴中、南充、成都間的車次車票已搶售一空,特別是本周六、周日開行的列車。
據悉,開通初期,巴中至成都每日開行列車12趟次,成都至巴中每日開行列車9趟次。巴中東至成都東最快旅行時間分別為2小時16分,較目前旅客列車運行時間壓縮1小時50分。成都與巴中更近了,到巴中旅游出行也更方便了。

方便、快捷
周末回家不再糾結
“這下去成都就方便多啦!” 劉芥宇是一位曾經在成都上學的巴中人,過去的5年中,他一直往返于成都、巴中之間,但讓他煩惱的是,成都與巴中雖然距離不遠,出行時間卻并不短。
據劉芥宇介紹,以前前往成都有汽車、火車、飛機三種選擇,但飛機價格高,火車與汽車相比并無速度優勢,且停站多,體驗差。過去乘坐汽車需要4小時左右才能抵達,火車時間更久,較慢的一趟時間達到4小時50分鐘,相當不方便。
近年來,隨著四川高鐵建設快速推進,成渝提質改造、西成客專、成貴高鐵、成自宜高鐵、棉瀘鐵路、新成昆鐵路相繼通車,省內絕大多數城市實現高鐵、動車直連。每到節假日,看著同學高興地搶火車票,劉芥宇都期待著巴中能通高鐵。
“現在高鐵通了,可以更多地考慮在成都就業,平日回家鄉的時間成本與便利程度上也無后顧之憂,會更加頻繁往來成都消費出行,會增加往來的次數與頻率。”劉芥宇說,未來如果在成都上班,可以在周五下班乘坐高鐵回家,周一坐最早一班高鐵返回成都,方便快捷,周末回家不再糾結。

成都至巴中
最低票價僅100元
據了解,此前巴中到成都、重慶都需經達成線從達州繞行,現在巴南高鐵連通了巴中和南充,巴中經南充可更快地到達成都和重慶。從售票信息來看,巴中到南充最快僅需48分鐘,沿線恩陽、儀隴等縣域首次通達鐵路;成都到巴中的時間也從過去的4個多小時,縮短至最快2小時16分,大大節約旅客出行時長。
記者通過12306網站查詢看到,巴南高鐵開通初期,成都至巴中每日開行列車9趟次,最早一班車次為早晨6點40分,從成都東站開出的C36次列車,預計抵達時間為早上9點40分;最晚一班車次為晚上19點51分從成都東站發車,預計22點54分抵達巴中東站。
巴中東至成都每日開行12趟次,其中最早一班為早晨8點39分發車,預計11點47分抵達成都東站;最晚一班為19點16分從巴中東站開出的C69次列車,該車于夜間22點36分抵達成都東站。
從票價方面看,巴南高鐵各站間實施靈活折扣、差異化的市場化票價機制。如巴中至成都根據車次不同、價格不等,二等座最低僅106元,最高則需要137元;成都東至巴中東的二等座票價最低為100元,最高137元。

歷時9年建成
線路不長,建設卻并不容易
巴南高鐵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線路自蘭渝鐵路南充北站引出,途經南充市順慶區、蓬安縣、南部縣、儀隴縣,巴中市恩陽區、巴州區、經開區,接入巴中東站至設計終點。項目全長147.772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正線橋隧比69.76%,全線共設6座車站,其中南充北站為既有站,蓬安西站、儀隴站、馬鞍站、巴中西站、巴中東站為新建站。

“2016年,我們接到任務后,就走進川東北地區,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踏勘設計歷程。”在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巴南高鐵設計總體楊天宇看來,這條不長的鐵路線,要想滿足線路順直,兼顧經濟環保等因素,設計建設并不容易。
拿全長1770.82米的嘉陵江特大橋來說,隨著設計人員的深入了解,該橋建成后不僅要滿足III級航道通航,還要兼顧特殊地形。同時嘉陵江上下游有兩個航電樞紐,對橋位選擇和橋型結構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方面有很高要求。
在這些限制條件下,設計團隊確定主橋用非對稱布置的混合梁斜拉橋方案,最終建成的嘉陵江特大橋最高主塔高164.5米,相當于53層樓的高度;主橋跨度335米,是建設時中國跨度最大的雙線高速鐵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橋。
再比如恩陽河特大橋,全長1416.456米,最高橋墩89.44米,最大跨度136米,數據在橋隧多如牛毛的四川并不突出。但該橋在建設施工中,由于處于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實驗區上游約210米處,為保護生態環境,施工中決定采用節段拼裝工藝。該工藝系四川省首座在高速鐵路上使用節段拼裝工藝的橋梁,也是國內節段拼裝簡支箱梁橋梁中橋高最高(最大橋高98.44米)、跨度最大(最大跨度64米)的橋梁。
“同城效應”顯現
上午打卡寬窄巷子,下午品嘗恩陽十大碗
當下,高鐵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首選,“坐著高鐵去旅行”已成為不少國人鮮活的生活圖景。巴南高鐵的通車對巴中意義非凡。
“巴中進入高鐵時代,文旅產業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在巴中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虎看來,巴南高鐵的正式開通,有效解決了巴中發展文旅產業長期面臨的交通通達性問題。以往,廣大游客到巴中旅游,只能選擇乘飛機、坐汽車、自駕游等方式。今后,游客可以更輕松地到達光霧山、諾水河、恩陽古鎮等知名景區,極大地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適度。
其次,高鐵運行速度快、準點率高,不僅進一步縮短了巴中與成都、重慶等都市圈的時空距離,也極大縮短了游客的出行時間。隨著“同城效應”的逐步顯現,上午在成都游寬窄巷子、逛太古里、看大熊貓,下午到恩陽古鎮吃火鍋、品十大碗、看恩陽船說成為現實。
不僅僅是旅游,高鐵的開通,也加速了人才、資源要素流通。“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更是城市發展最活躍的競爭力。巴南高鐵的開通無疑為人才集聚、智匯巴中搭建起了橋梁和紐帶。”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院長何強表示,以前巴中經濟滯后、教育資源不足、醫療保障不優,導致優秀人才引不進、引進人才留不住、本地人才不愿回等問題突出。如今巴南高鐵開通有效拉近了城市間距離,為沿線地區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大大增加了人才與城市、企業的粘合性和吸引力。
而隨著高鐵的開通使得巴中與重慶、成都的人才流動更加頻繁,像劉芥宇一樣的年輕人,不用再為了回家不便而踟躕;成都人也不用為了到光霧山車程太長、太累而煩惱。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張楊 實習生 吳昱豐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14)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