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部分綜合中國政府網
7月即將來臨,一波新規也將施行,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公共圖書館運行、精神衛生服務、公司注冊登記等多個領域,一起來看看。
首先來看四川即將施行的法規。
激發創新活力 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四川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7月1日起施行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四川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將于7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知識產權的促進與運用、行政與司法保護、社會共治、管理與服務等作出了具體規定,為激發全省創新活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提供了法治保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條例注重鼓勵探索創新,促進知識產權轉化與運用,在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活力和實施效益、探索建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突出四川特色,加強特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明確應當促進老字號、文化旅游、川產道地藥材等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對于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和中醫藥強省,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川省精神衛生條例》7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精神衛生條例》7月1日起施行。條例在細化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職責、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心理健康促進與精神障礙預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予以明確。
四川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符合四川實際的精神衛生地方性法規,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將為促進全省精神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順應群眾閱讀新期待
新修訂的《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7月1日起實施
新修訂的《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共6章56條,包括總則、設立、運行、服務、法律責任和附則。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覆蓋城鄉、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因地制宜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圖書館(室)或者服務網點建設,鼓勵在人流密集場所設立服務網點。同時規定,公共圖書館要為讀者提供飲用水、移動終端充電、無線網絡接入等便民服務,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可以建設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業內認為,條例明確了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定位,在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上,一方面強化了政府責任,將切實改善四川全省公共圖書館保障條件;另一方面對公共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時,總結提煉四川經驗做法上升為法律規定,包括推進川渝地區公共圖書館一體化建設,推動現代化的新型閱讀空間建設,鼓勵和支持公共圖書館拓展科普功能、旅游服務功能等,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順應了群眾閱讀新期待。
新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7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7月1日起施行。辦法從5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分別是強化獎勵導向、調整獎勵對象范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獎勵、明確獎勵榮譽和獎金享有機制、規定了獎勵活動各主體相應的法律責任。
辦法加大了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獎勵。對于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年齡,由現行不超過40周歲修改為不超過45周歲,并增加授獎人數,由不超過5人修改為不超過10人。辦法還明確了獎勵榮譽和獎金享有機制,特別是明確了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勵榮譽由完成單位和完成人共享,獎金由完成人按照貢獻大小或者事先協議分配。歸個人所有的省科學技術獎獎金不受個人績效工資總額限制,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免征個人所得稅。
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辦理
為壓縮企業變更環節與時限,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制定了《四川省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實施方案》,自2024年7月1日起對全省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實行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辦理。按照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原則,將企業信息變更涉及的7個事項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的“變更一件事”,通過跨部門數據實時推送,實現各環節并聯辦理,避免重復申請、重復提交、重復審核,大幅減少辦事環節、申請材料、辦理時間和跑動次數。
7月1日起,電子行駛證將在四川三地先行試點
公安部推出8項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自2024年7月1日起實施,其中,行駛證電子化、快遞上門服務于7月1日開始試點。四川在線記者注意到,7月1日起,將在包括四川綿陽、自貢、廣安等在內的全國60個城市試點推行機動車行駛證電子化,為機動車所有人以及相關行業和管理部門提供行駛證在線“亮證”“亮碼”服務。
市州方面,《綿陽市歷史文化遺址保護條例》《瀘州市城市養犬管理辦法》和新修訂的《南充市物業管理條例》等,都將于7月1日起施行。其中,《綿陽市歷史文化遺址保護條例》很受關注,專家認為,對綿陽市境內所有類型的歷史文化遺址通過地方立法予以保護,是開全國先河的創制性立法。
再來看看全國范圍內有哪些新法規即將施行。
禁止“大數據殺熟”、規范“自動續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條例補充了經營者關于老年人、未成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義務規定;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未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還預付款;經營者出現重大經營風險,有可能影響經營者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交易習慣正常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停止收取預付款。
新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認繳登記制進行完善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認繳登記制進行了完善,明確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由股東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內繳足;同時,新公司法施行前已登記設立的公司,出資期限超過本法規定期限的,除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外,應當逐步調整至本法規定的期限以內;對于出資期限、出資數額明顯異常的,公司登記機關可以依法要求其及時調整。
哪些節能、新能源汽車可享受車船稅優惠?
三部門調整技術要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享受車船稅優惠的節能 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調整享受車船稅優惠的節能、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實施。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產品方面,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43公里。純電動客車(不含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續駛里程不低于200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純電續駛里程不低于50公里。純電動貨車續駛里程不低于80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貨車(含增程式)純電續駛里程不低于50公里。在燃料電池商用車方面,純氫續駛里程不低于300公里。政策還規定了其他方面的技術條件要求。
排放工業固廢、噪聲等污染物需“持證”
生態環境部修訂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突出排污單位全覆蓋、環境管理要素全覆蓋、污染物排放管理全覆蓋,明確對排污單位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噪聲等污染物排放行為實行綜合許可管理。全面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將大氣、水、固廢、噪聲等多環境要素以及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的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土壤污染隱患排查、自行監測等要求依法全部納入排污許可證,推動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