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四川省“行政河長+技術河長”經驗推廣暨汛期水質精準管控現場會在資陽市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二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成都市東安湖和白河兩大水環境治理案例成功入選。
據了解,東安湖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重點保障項目、天府藍網示范項目,曾經,其所在的龍泉驛區極度缺水,存在水資源分布不均、低洼地帶連年受淹等問題。為此,成都采取全面控源截污、底改微生物投放、水生動植物群落組建、多元水體形態打造等治理措施,目前,東安湖水質長期保持地表Ⅱ類水標準,動植物種類豐富,吸引了大量野鴨、白鷺、斑鳩等野生鳥類安家落戶,湖中還發現了有著“水中大熊貓”“生態檢驗員”之稱的桃花水母。

▲東安湖 資料圖
另一邊,白河曾經也面臨著污水溢流直排、河道垃圾堆積、河道底泥淤積嚴重等問題,致使水質惡化至劣V類,魚蝦幾近絕跡。對此,成都市雙流區統籌流域綜合治理,建成3座污水處理廠,推進67家企業退城入園,完成230家“散亂污”企業和3家砂石廠整治。
如今的白河,已經實現了從“臭水溝”到“生態河”的蛻變——流域水質由劣V類提升至Ⅲ類水平,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現有魚類22種、水生植物20余種、鳥類86種。
記者了解到,2024年1-5月,成都市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114個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13個,無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國、省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100%。
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