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回來了!”7月16日,34歲的李陽終于回到四川安岳與家人團聚。遺憾的是,他的父親已病故18年。

  李陽原姓冉,在家里排行老三,出生后不久被送養他人。讓人沒想到的是,后來家里條件稍好,家人欲找回他時,中間人卻不透露他的去向。而他最終被一戶河南的人家收養。

  18年前,父親臨終時還囑托家人,一定要把他找回來。直到今年,李陽才在警方、志愿者等多方幫助下,從河南回到四川家鄉,與親人團聚。 

  ▲母親領著李陽進家門

  剛出生被送養:

  家人欲找回他時卻不知其去向

  安岳縣興隆鎮老林村是李陽的出生地,生父冉光明是一名石匠,家里還有兩個哥哥冉毅洪和冉小龍。

  母親吳應菊已71歲,如今已記不起李陽出生的具體日期。但她記得,小兒子剛出生后不久,因一些原因,家里無奈通過中間人將他送養。此后多年,她心里一直掛念著這個小兒子。李陽,是他在被收養家庭的名字。

  李陽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收養家庭對他也不錯,8歲時,他從被收養家庭得知自己不是養父母親生的。他在個人社交賬號發布的信息顯示,1990年出生的他,大概兩個月大時被“賣”到河南安陽,后在河南濮陽老家長大,是養家的爺爺、奶奶將他一手帶大的。

  李陽的兩個親哥哥回憶,弟弟是通過父親的師傅“送養”出去的,他們曾聽說是被相鄰鄉鎮一戶條件較好的人家收養了。

  ▲李陽送給母親一個手鐲

  “后來條件好一些,想去把他找回來。”兩個哥哥表示,但家里人去問中間人,中間人卻不透露弟弟去向。如今,這個中間人已去世多年。

  吳應菊說,小兒子離開他們后,她和丈夫冉光明也經常思念小兒子,家人也曾找過。期間,碰到一個“長得像”的,但一問又不是。但她相信,小兒子一定還在。

  冉光明的身體不太好。據家人介紹,他患有高血壓等,18年前便離開人世,終年不滿60歲。

  父親去世那一年,冉毅洪從外地趕回老家,在醫院照顧了父親一段時間。他說,父親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便是囑托他“一定要把弟弟找回來”。這,既是父親給他的囑托,也算是父親的遺愿。

  后來,冉毅洪準備去找時,當年送養的“中間人”又離開了人世,線索就此中斷。

  34年后他終于“回家”

  “父親不在了,一定要把媽媽照顧好”

  11年前,李陽有了尋找親生父母的打算。

  “落葉歸根,我還是想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盡管收養家庭對他也不錯,但他還是想找到親生父母,找到他出生的地方。為此,他開始通過尋親網站和志愿者擴散尋親消息。

  去年,李陽“回家”的愿望更加強烈,為此他通過志愿者等找到了綿陽市公安局的胡祥雨工作室。據介紹,民警通過祖籍分析,認為他可能來自資陽市安岳縣、涼山州雷波縣等地。今年5月初,他在志愿者等幫助下來到了安岳縣興隆鎮,開始在興隆打聽冉姓家族。

  ▲一家人吃團圓飯 

  巧合的是,他在尋親時遇到了堂哥。在他講述自己的來意后,對方覺得他和冉毅洪一家長得很像,直接將他帶到了冉毅洪家。在互相比對信息后,雙方采集血液開始比對。那一個多月時間里,他都住在大哥冉毅洪家,一家人對他也很好。“他們說,不管我是不是他們親弟弟,都認我這個兄弟。”

  冉毅洪回憶,李陽第一次出現在他面前時,他覺得李陽和父親長得太像了,尤其是鼻子。盡管有“90%把握”覺得李陽就是自己的親弟弟,但他們還是決定等待DNA的比對結果。

  最終,胡祥雨工作室比對后確認:李陽就是冉毅洪的親弟弟!

  7月16日,再次來到冉家,李陽十分高興,家人也設宴請來親朋好友共同見證他回家團圓。他跪在母親面前說:“媽,我回來了。”隨后,他來到父親遺像前上了一炷香。

  談及未來,冉家母子都決定尊重李陽的想法,但一家人已相認,今后會互相來往。為此,大哥冉毅洪還按字輩,給他取了一個冉家的姓名冉毅陽,名字中保留“陽”也是感恩收養家庭。李陽則表示,父親不在了,他一定“要把媽媽照顧好”。

  紅星新聞記者 姚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