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實習生 張倩

  進入7月,四川多地仿佛開啟了雨水循環(huán)播放鍵,天都下“漏”了。

  正值四川主汛期,今年汛期,四川為何那么多雨?雨還要下到什么時候?如何應對持續(xù)強降雨?7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上,四川省氣象局進行了官方回應。

  進入7月四川暴雨集中爆發(fā) 

  四川省氣象臺已發(fā)布3個暴雨黃色預警

  據介紹,入汛以來,四川氣溫持續(xù)偏高。全省平均氣溫21.7℃,較常年同期偏高0.5℃,為歷史同期第10高。不過,進入7月,雨水卻搶占了高溫的C位——5-6月全省平均降水偏少15%,盆東北和盆中等地偏少5-7成,7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57%,盆東北、盆中等地偏多達1-3倍。

  今年的暴雨來得晚,但一來就來猛的。

  數據顯示,7月6日-10日,四川才迎來今年首場區(qū)域性暴雨,較常年偏晚約一個月。

  進入7月,四川暴雨集中爆發(fā)。到7月16日,也就是16天時間里,省氣象臺已經發(fā)了10天暴雨預警,其中,6-10日連續(xù)5天發(fā)布暴雨預警,有兩天升級為黃色預警。7月17日,省氣象臺發(fā)布了這個月第三個暴雨黃色預警。

  從暴雨區(qū)域來看,主要集中在盆地東部、北部、中部。7月7日,閬中降水量達243.2毫米,突破本站歷史最大日降水量記錄。

  持續(xù)性降雨的出現,也一下子解除了5-6月還比較嚴重的氣象干旱。

  今年主汛期“澇重于旱”  

  盆地東北部降水預計偏多2~5成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研判,厄爾尼諾事件已于今年5月結束,夏末秋初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tài),二者前后交替帶來的氣候系統(tǒng)不穩(wěn)定,會對全球天氣氣候帶來較大影響。

  今年也正好是厄爾尼諾次年,此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階段性南北擺動和總體位置偏南,導致南方地區(qū)洪澇現象增加。“我省氣候總體表現為: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夏季降水大范圍偏多,強降水過程多發(fā),暴雨風險偏高。”四川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志國介紹,今年主汛期(6-8月),四川總體趨勢為“澇重于旱”,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除攀西等少數地區(qū)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2成外,其余地區(qū)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盆地東北部較常年同期偏多2~5成。

  四川省氣象臺臺長謝娜介紹,四川已進入多雨期,預計7月中下旬全省雨日仍然較多,平均降水量也較常年同期偏多。

  氣象預警信息“靶向+全網”發(fā)布 

  助力村民安全轉移

  那么,全省氣象部門又是如何應對當下的持續(xù)強降雨的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氣象臺能夠提供逐10分鐘滾動更新、空間分辨率1km的天氣預報,預報產品涵蓋基本氣象要素、災害性天氣等9類。

  7月8日-11日,達州市出現持續(xù)性強降水天氣,11日凌晨,萬源發(fā)生了滑坡。好在,10日,萬源氣象臺就升級發(fā)布了暴雨黃色預警,并明確指出“累積雨量大,土壤飽和,需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10日下午,當地22戶34人就已提前轉移。

  在災害性天氣到來前,提前收到氣象預警并轉移群眾,這是防災的關鍵。

  四川省氣象局應急減災處處長游泳介紹,針對災害性高影響天氣過程,氣象部門進一步強化天氣跟蹤監(jiān)測和會商研判,做好遞進式氣象服務,規(guī)范發(fā)布氣象風險預警,更加有效地提升了氣象預報預警的提前量和針對性,為“三個避讓”和“三個緊急撤離”決策部署及群眾科學避災提供有力的氣象支撐。

  目前,氣象預警信息“靶向+全網”發(fā)布機制已在全省推廣,在雅安、遂寧、南充等多地實現短期預警在2-3小時內、短臨預警在30分鐘內向影響區(qū)縣手機用戶發(fā)布。此外,四川省氣象局今年首次向暴雨預警影響區(qū)發(fā)布調度單,針對性細化氣象服務內容和工作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