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李婷 劉珩 華小峰
7月21日10點55分左右,漢源縣馬烈鄉新華小學安置點外,傳來一陣陣呼喊聲:“請大家讓一讓。”只見一群年輕的消防隊員滿頭大汗,背回來兩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
兩位老人分別是86歲的王文芳和81歲的紹興洪。他們意識清醒,談吐流暢,為救援現場帶來一股振奮的力量,更特別的是,救援隊伍和老人家也給現場帶來了一股撲面而來的“椒鹽味”——隊員們一顆顆汗珠流下,交織著麻麻的新鮮花椒味。
“我們營救兩位老人時,大家輪流背了2小時,考慮到最近路線,于是穿越了不少花椒林。”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平路特勤站副班長王永健邊喘粗氣邊說,在他的工作服上,也染上了一股新鮮的花椒味。
每年8月至10月,漢源花椒成熟。但采摘成熟的漢源花椒,需要格外小心,因為花椒樹上有小刺。這也意味著,這些隊員需要在泥地里背著老人的同時,保護好老人家,防止他們被刺傷,身上才留下了這股濃濃的花椒味。
“最多的是小刺,暴露在外的皮膚偶爾扎到會有點疼,當時沒想那么多了,加上有工作服和頭盔保護,問題不大。”下山后,隊員們依然背著兩位老人家,于是老人家身上也有一股淡淡的花椒味。
7月20日,王永健和20多位“00后”“90后”戰友抵達受災地區后展開排查,在新華村7組和8組之間的山區,發現了兩位老人分別被困在家。另外一位隊員陳濤介紹,考慮到兩位老人的安全,他們決定就地過一夜再出發,王文芳老人還把自家的洋芋煮給大家充饑,大家一起吃了難忘的洋芋飯。
7月21日8點左右,馬烈鄉新華村開始出太陽,隊員們確定情況穩定后前往新華小學。紹興洪老人兩天沒吃東西沒有太多力氣,救援人員拿出隨身攜帶的餅干、糕點等給他補充能量,然后讓他坐在竹板凳上,大家用竹竿撐起板凳抬他下山。
他們把老人背到安置點的床鋪上安頓好準備離開時,紹興洪老人一直低聲說著“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而王文芳老人還和王永健開玩笑說:“聽說你28歲,和我的孫孫差不多大,他都30歲了。”
據了解,這次山洪泥石流受災地區交通不便,路況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