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代汽車產品,具有節能環保、用車成本低、政策支持等優勢,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隨著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和政策的持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投訴增加。7月23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公布的上半年消費者投訴信息統計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四川新能源汽車消費投訴增長明顯。
今年初,消費者劉先生投訴稱,在成都市溫江區某4S店購買了一輛某品牌電動汽車,購買時就發現車輛無法聯網,商家稱小問題可以維修,但一直未維修好。消費者投訴至成都市溫江區消委會要求退車或換車。經溫江區消委會首次調解,依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商家承諾:1、30日內將車輛修好,交付于消費者并給予一定補償;2、30日后車輛未能修好,全款退車。后續因4S店未能在30日內按初次調解意見對該車存在的故障進行排除并修理,經溫江區消委會于5月23日二次調解,雙方協調達成一致意見:4S店同意退車退款,同時一并退還保險上戶等相關費用,另外再補償消費者價值8000元的商品。
無獨有偶。去年11月,消費者張先生在樂山市市中區某4S店購買一輛新能源電動汽車,已行駛了41000公里,因電機有異響更換了2次電機,現再次出現異響,認為車輛有質量問題,2024年6月19日,到樂山市市中區消委會城南分會進行投訴要求退車或換車。消委會工作人員受理投訴后,經核實,消費者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價值114412元,分別于2024年3月24日、6月13日均出現電機異響,在4S店檢測判斷為:驅動電機異響,2次更換驅動電機,6月18日再次出現該故障。經樂山市市中區消委會多次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協議,為消費者辦理了退車退款。
消費專家梳理發現,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高度關注,但實際使用中往往發現與宣傳不符;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建設和普及程度仍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導致充電難成為投訴熱點;三是產品質量問題,如車身異響、制動系統異響等質量問題屢見不鮮;四是部分車型價格波動大,消費者在購車后短時間內發現車輛降價,導致心理落差大。
為此,省消委會呼吁:在激發新能源汽車消費活力的當下,應多方發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首先,車企需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這不僅涉及到車輛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還包括售后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其次,充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關鍵,應加快充電站布局,特別是在公共區域和住宅小區,以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同時,提升充電設施的智能化水平,簡化支付流程,增強用戶體驗。建議加強監管力度和政策引導,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監督企業遵守規定。通過政策的激勵和約束,可以促進企業提高產品標準和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