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個“世界肝炎日”。記者從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獲悉,通過實施以疫苗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防控策略,我省的肝炎防治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下降至低位水平,新發感染者數量大幅度減少,我省新生兒乙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繼續保持在90%以上。今年的“世界肝炎日”,四川疾控圍繞甲肝、乙肝、戊肝預防做科普。

  甲肝發病年齡高峰逐步后移 不同甲肝疫苗可替換接種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數5歲以下兒童感染HAV后(約90%)無明顯癥狀,超過70%的成人感染者有癥狀,典型癥狀包括乏力、疲勞、厭食、嘔吐、腹部不適和腹瀉,不太明顯的癥狀包括發熱、頭痛、關節痛和肌肉痛。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最主要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

  據四川疾控專家介紹,中國既往是甲肝病毒(HAV)高流行地區。根據相關文獻,我國自開始甲肝病例報告以來,甲肝報告發病率顯著下降。1991—2020年全國甲肝報告發病率由55.69/10萬下降至1.06/10萬。我國低年齡人群中甲肝發病率顯著下降,成人病例占比呈上升趨勢,呈現甲肝患者年齡后移的特征。四川省甲肝報告發病情況與全國基本一致,從1991年的最高水平81.53/10萬下降至2022年的最低水平1.15/10萬,發病年齡高峰逐步后移。

  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方法。據專家介紹,我國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甲肝滅活疫苗和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后可在兒童和成人中產生持久甚至終生保護作用,我國在2008年將甲肝疫苗納入擴大免疫規劃,在全國范圍內對適齡兒童接種甲肝疫苗。“不同甲肝疫苗可以替換接種嗎?”不少家長提出疑問,專家建議使用同一廠家生產的同種疫苗完成全程接種程序,當遇到無法使用同一廠家同種疫苗完成接種程序時,可使用不同廠家的同種疫苗完成后續接種。如果已接種過1劑甲肝滅活疫苗,但無條件接種第2劑甲肝滅活疫苗時,可接種1劑甲肝減毒活疫苗完成補種,間隔不小于6個月。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種程序接種3劑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導致的傳染性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2年全球約有2.54億人有慢性乙肝感染,每年有120萬新發感染者,導致約110萬人死亡。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中國慢性乙肝感染者估算約8600萬人。

  四川疾控專家介紹,1992年中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普及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后,我國1—4歲兒童HBsAg(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已從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和控制乙肝的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風險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或暴露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職業易發生外傷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多性伴者等。

  當前,我國對新生兒實施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種程序接種3劑,其中第1劑應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接種。專家建議,兒童如果延遲乙肝疫苗接種,采取以下辦法補種——若出生24小時內未及時接種,應盡早接種;對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盡早補種,補齊未接種劑次;第2劑與第1劑間隔應不小于28天,第3劑與第2劑間隔應不小于60天,第3劑與第1劑間隔不小于4個月。

  建議餐飲業人員、集體生活人群等接種戊肝疫苗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據四川疾控專家介紹,近年,戊肝報告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全球每年約發生2000萬例HEV感染,其中約330萬戊肝病例,7萬例與HEV感染相關的死亡病例。我國屬于戊肝高發國家,近年來戊肝已成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見病因,發病人數已超過甲肝,2023年全國戊肝報告發病人數為30575例,大約是甲肝報告發病人數(12015例)的2.5倍。其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通常是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所致,其他傳播途徑也有發現,與戊肝患者密切接觸、靜脈輸入含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移植均可感染戊肝。孕婦懷孕分娩過程中,也可將戊肝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戊肝的有效手段。專家建議,戊肝疫苗接種對象為16歲及以上人群,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種3劑。戊肝病毒感染風險高的人群,如畜牧養殖者、疫區旅行者、餐飲業人員、集體生活人群等,以及感染戊肝病毒后可能病情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齡期婦女、老年人等人群,應積極接種戊肝疫苗。專家提醒,戊肝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有接種需求的人群可前往接種單位,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進行咨詢、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