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日前,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布了一批環保督察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南充市磚瓦行業產能置換不嚴不實,礦山生態修復不到位,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存在”情況。

  現有磚瓦企業103家,年產能52億匹

  南充市磚瓦行業產能置換問題被通報

  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督察過程中發現了大氣污染防治不到位、廢水排放監管不到位、違法排污等情況,根據督察情況發布了一批環保督察典型案例,涉及綿陽、內江、南充、眉山、甘孜等5地。

  其中,“南充市磚瓦行業產能置換不嚴不實,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存在”的情況,被通報。

  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布的情況,南充市現有磚瓦企業103家,年產能52億匹,磚瓦用頁巖礦山102個,年產能620萬噸。2023年,南充市磚瓦企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分別為271.6噸、404.3噸、274.8噸,占全市管控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38.8%、33%、24.3%。

  發布中明確表示,目前南充市在砂石行業環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產能管控不科學,減量置換不嚴不實;排查整治不細不實,生態修復不到位;污染治理水平低,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存在。

  7個縣(市、區)虛增產能用于減量置換

  “產能減量置換政策淪為一紙空文”

  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布的典型案例情況中表示,南充磚瓦行業產能管控不科學,減量置換不嚴不實。

  什么是產能置換?

  封面新聞記者搜索了解到,產能置換分為等量產能置換和減量產能置換,等量產能置換是指新(改、擴)建項目應淘汰與該建設項目產能數量相等的落后或過剩產能;減量置換是指新(改、擴)建項目應淘汰大于該建設項目產能數量的落后或過剩產能。

  在發布的典型案例中提及:2018年5月,原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4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堅決遏制燒結磚瓦行業產能盲目擴張,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需按1.25:1的比例制定產能減量化置換方案。

  2018年5月,南充市經信部門印發通知,部署全市燒結磚瓦行業生產能力和在建技術改造類項目清理核查工作,要求未列入清理核查的產能,以后不能作為建設項目置換產能。南充市在清理核查中列入磚瓦企業52家、產能13.76億匹。

  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順慶區、閬中市、西充縣等7個縣(市、區)在公示公告中虛增產能4.87億匹,用于減量置換。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南充市新建磚瓦企業23家,新增產能15.88億匹,較2018年清理核查時增加2.12億匹,產能減量置換政策淪為一紙空文。

  此外,督察組現場核查發現,順慶區忠興頁巖機磚廠、李家鎮宏旭頁巖機磚廠輪窯設施屬于應淘汰拆除的落后產能,但主體設施尚未拆除到位。

  上報101個礦山已全部完成整改

  抽查23個發現18個存在問題

  典型案例中提及,南充存在的第二個主要問題是——排查整治不細不實,生態修復不到位。

  2022年,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組織開展全省礦山生態修復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發現南充市存在生態修復問題礦山共101個。

  2024年3月,南充市上報101個礦山已全部完成整改。

  2024年5月至7月,督察組對23個礦山進行抽查,發現18個仍不同程度存在問題。

  其中,順慶區中興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已開采區未完成生態修復的問題,于2023年9月、2024年1月分別通過縣市兩級自然資源部門整改復核驗收,但實際未采取階梯式開采,已形成高陡邊坡,未開展生態修復。南部縣花果山頁巖磚廠堆積體未覆蓋、裸露地塊未復綠復墾的問題,也經縣市兩級整改復核驗收,但原料堆體、部分裸露地塊仍未整改到位。

  污染治理水平低

  突擊檢查12家磚瓦企業7家存在違法違規

  典型案例中發布,南充存在的第三個主要問題是——污染治理水平低,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存在。

  南充市現有磚瓦企業103家,其中65家年產能小于6000萬匹,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限制類”,占比63.1%,無一家環保績效B級企業。全市磚瓦企業整體呈現出規模小、分布散、污染排放大以及工藝現代化、自動化水平低的特點。

  2024年7月,督察組對12家磚瓦企業進行突擊檢查,除停產的5家外,其余7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其中,嘉陵區金玉頁巖機磚廠在9個小時內,煙塵、二氧化硫濃度小時均值分別超標9次、3次,最高超標3.95倍;   南充盛發建材有限公司擅自拆除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測設備,未開展自行監測;嘉陵區李渡鎮鑫達頁巖機磚廠燃煤含硫量0.8%,為排污許可證規定限值的145%。

  在發布的環保督察典型案例中,給出了原因分析:“南充市有關部門和地方政策執行走樣,磚瓦企業產能減量置換不嚴不實,礦山生態修復不到位,違法排污問題依然存在。”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