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薛劍 發(fā)自法國巴黎
北京時間7月30日,2024年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預賽在巴黎協(xié)和廣場拉開帷幕。來自四川瀘州的00后小姑娘鄧雅文一身白衣亮相,在烈日暴曬下的薰衣草紫色調的場地上分外搶眼。面對眾多歐美高手,鄧雅文敢打敢拼,最終,她以兩輪比賽平均分91.03分的成績,排名預賽第二,順利晉級到7月31日的決賽當中。美國選手漢娜以兩輪平均分91.45分獲得預賽第一。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站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之上,鄧雅文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屬于中國小輪車的歷史了。
從田徑跨界小輪車
鄧雅文出生在四川瀘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8歲那年,鄧雅文就進入瀘州市業(yè)余體校田徑隊訓練,跑、跳、投,幾乎每一個小項都會進行嘗試。2017年寒假,省里田徑隊的標槍教練有意招12歲的鄧雅文訓練。差不多的時間段,隨著自由式小輪車成為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正在跨界選材的小輪車教練也發(fā)來了邀請,“就在我準備收拾東西去標槍隊的時候,家里打電話,說讓我去成都,去練小輪車。”其實,對于擁有百年歷史的奧運會來說,自由式小輪車2017年才成為東京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但在上一屆奧運會上,中國隊并未獲得該項目的參賽資格。2018年底,中國女子自由式小輪車隊伍正式組隊,鄧雅文成為其中一員。
鄧雅文。新華社資料圖
今年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比賽中,中國女子自由式小輪車的三朵金花孫思蓓、孫佳琪、鄧雅文包攬了前三的位置。隨后的布達佩斯站比賽中,面對更有挑戰(zhàn)性的賽道,孫思蓓表現(xiàn)不佳,未能進入決賽。孫佳琪與鄧雅文則順利進入決賽,并且獲得第二和第四的成績,如愿獲得了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從進入國家隊到參加奧運會,鄧雅文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這比那些為了參加奧運會窮其一生的運動員不知道要幸運多少。就連鄧雅文自己都說,沒想到那么快就能實現(xiàn)奧運夢想。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的時候,當時只有3歲的鄧雅文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奶奶的收音機里每天都在放《北京歡迎你》,也就是從那時起,她在內心深處埋下了“奧運”的種子。
北京時間7月23日,鄧雅文隨中國自由式小輪車隊從北京出發(fā),來到了巴黎,正式開始自己的奧運之旅。“這是中國自由式小輪車歷史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對于運動員來說非常珍貴,我們一定會好好把握。”同樣來自四川的中國自由式小輪車隊教練吳丹說,經(jīng)過幾次場地適應性訓練,鄧雅文對場地的設計、現(xiàn)場的布置以及氛圍非常喜歡,也非常激動。預賽結束之后,吳丹對鄧雅文的表現(xiàn)給予了肯定,并期待她在決賽中有著更出色的表現(xiàn)。
一路摔著哭著進奧運
追夢的路,從不平坦。中國的自由式小輪車發(fā)展較晚,所有的教練、隊員與鄧雅文一樣,唯有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汗水。進入四川省水上運動學校從事自由式小輪車專業(yè)訓練之后,鄧雅文是隊里年齡最小的一位。“我現(xiàn)在的教練葛惠是我的師姐,我就天天跟在師姐后面。”回憶與小輪車的第一次接觸,鄧雅文感覺一切都充滿了新奇,“小輪車當時在國內剛剛發(fā)展起來,就是師哥師姐帶著我們練,還沒有掌握特別高的難度動作。”但隨著站上道具,需要騎著車子從高處往下滑行之時,那種恐懼感一下子就涌了上來。“害怕,真的很害怕,愣在那里。每天就是嚇到哭,但哭完了還要接著練。”
除了心理上的恐懼,自由式小輪車項目本來就是一項具有相當風險的運動項目,訓練中很容易受傷。從練習到現(xiàn)在,鄧雅文不知道在賽道上摔倒過多少次,2019年她左腳腳趾骨折,2022年她右肩膀反復脫臼進行了手術……如今,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摔倒,無數(shù)次的爬起之后,傷痕成了鄧雅文最榮耀的勛章。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來,這個過程也見證了鄧雅文的成長。如今的鄧雅文已經(jīng)能夠騎著小輪車在賽道上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在2023年的世界杯巴中站,鄧雅文以一連串的高難度動作,技驚四座,以93.84分獲得該項目打分歷史最高分,一舉奪冠。那一刻,全世界都認識了這位來自四川的女孩,她用自己的勇氣征服了賽道,贏得了掌聲,也距離自己心中的奧運目標更近了一步。“誰不想拿冠軍?我也想。但剛進國家隊的時候,我就是第五名甚至更靠后的位置,有一段時間,自己都覺得有點灰心,不知道該如何突破瓶頸,把成績提上去。”鄧雅文說,有一年的冬訓,她就是磨煉動作,一次次地摔打自己,往地上砸。教練吳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每天可能就是飛50趟摔50趟,甚至60趟70趟,有些時候,我們感覺她就像是機器人一樣,不斷地重復動作。”
汗水不會說謊,時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從過去看視頻學習動作,到通過大賽近距離模仿觀察國外高手,鄧雅文通過不斷地學習世界先進技術和高難度動作,在短短幾年間取得了長足進步,她先后在中國BMX自由式聯(lián)賽女子青年組、女子成年組上獲得眾多榮譽,獲得2019年二青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乙組冠軍,并在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奪得自由式小輪車賽女子組亞軍。最后,終于站在了巴黎奧運會的舞臺之上。
巴黎奧運會不是終點
按照慣例,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賽前原本計劃有4天訓練時間,但由于下雨陰天等因素,最終只為運動員開放兩天,但每一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給得很足,運動員在安排的時段內都練得很充分。北京時間7月29日,鄧雅文與美國名將漢娜同場適應。這是她第三次來到奧運會比賽場地。經(jīng)過第一天的實地踩點以及一天的實地訓練后,鄧雅文開始將她設計的動作串聯(lián)起來,為即將展開的預賽和決賽做準備。
來到巴黎之后,鄧雅文除了認真準備比賽之外,也看到了對手的強大,尤其是她的同場適應場地美國選手漢娜等多名歐美選手:“她們從事自由式小輪車已經(jīng)有超過15年的經(jīng)歷了,對于賽場的每一個難點和設計都了然于胸,她們來到這里主要是以動作的場地適應能力為主,再加入各自的招牌動作。而我們主要是以自己的動作難度為主。”就是這一細微的區(qū)別,最終都有可能成為比賽的勝負手。但對于今年只有19歲的鄧雅文來說,巴黎奧運會絕對不會是她的終點。“我才18歲,如果比到28歲,我還可以參加9場世錦賽,還有奧運會,為什么不再去試試?”鄧雅文說,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談及未來,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感謝教練、伙伴們和工作人員一直都對我的幫助,他們都在推動我進步。我希望能在更多的國際賽場上為中國爭光,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項充滿挑戰(zhàn)與魅力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