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四川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7家培訓機構被查處的案例。通報如下:

  案例一

  德陽市旌陽區某科技公司被查處

  接群眾電話舉報線索,位于德陽市旌陽區海正廣場2樓的一科技公司存在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行為,德陽市旌陽區教體局派工作人員實地核查,現場發現5名老師組織50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正在開展數學科目培訓。經調查,該科技公司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開展學科類培訓活動。要求該科技公司立即停止違規培訓,做好學員退費及家長解釋工作,并對該科技公司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2016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同時,將該場所納入重點監控對象。

  案例二

  達州市開江縣大衛美術培訓機構被查處

  近日,開江縣教育局會同開江縣文體旅游局、開江縣科技局、開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開江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在開展校外培訓治理專項巡查時,發現位于開江縣淙城街道三源二樓4—7號的大衛美術培訓機構在無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情況下開展校外培訓,違反了《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第十七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審批,不得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規定。開江縣文體旅游局責令其停止舉辦,退還所收費用,并處罰款人民幣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

  內江市資中縣舞T舞蹈培訓機構被查處

  接群眾舉報,內江市資中縣舞T舞蹈培訓機構違規開展中小學生舞蹈類培訓。資中縣文廣旅局會同教體局、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經信科技局、消防救援大隊對其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檢查發現該機構經營范圍為成人舞蹈培訓,辦理了營業執照,未辦理辦學許可證,屬有照無證違規開展中小學生舞蹈類培訓行為。檢查人員現場約談機構負責人,責成其停止中小學生違規培訓,按照營業執照批準的經營范圍開展培訓活動;宣講《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對其違規行為進行批評告誡,在全縣范圍內對其予以通報,納入黑名單管理并向社會公示。

  案例四

  眉山市仁壽縣2家機構被查處

  近日,仁壽縣教體局會同汪洋鎮政府在前期摸排的基礎上查處1家托管機構和1家無證無照黑機構違規開展隱形變異學科培訓和輔導行為。其中,仁壽縣星匯教育咨詢服務部是一家托管機構,現場查處時有11名學生,2名工作人員,展示架上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資料及試卷;汪洋書法培訓是一家無證無照黑機構,現場查處時有10名小學生,1名工作人員。仁壽縣教體局下發《仁壽縣教育和體育局責令終止培訓告知書》;登記舉辦者的相關信息并要求其立即停止違規培訓行為,積極配合退費事宜;將2所機構列入部門和政府“重點觀察對象”,相關股室將持續開展“回頭看”;區工作人員與房東溝通不得再將場所租賃給相關類型的公司當作培訓場地。

  案例五

  宜賓市敘州區靜嘉英語培訓學校被查處

  宜賓市教育體育局主要領導帶隊到宜賓市敘州區以“四不兩直”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安全管理、規范辦學情況開展暗訪抽查,發現敘州區靜嘉英語培訓學校租賃所在商場寫字樓9樓,組織55名學生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敘州區教育體育局聯合文廣旅游局先后向該機構送達《校外培訓監管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校外培訓監管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該機構立即停止違規培訓、退還所收費用;對該機構給予警告并處2475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六

  巴中格諾托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被查處

  巴中市巴州區教科體局接群眾舉報,組建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整治工作專班,對位于巴州區回風小區江南尚城的名為巴中格諾托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托管機構進行現場核查。經核查發現該機構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營業執照,主營業務為托育服務、技術服務、文藝創作等,無辦學許可證,有26名學生報名并登記為學科類補習。工作組現場責令其立即停止學科類招生培訓,解散參培學生并妥善做好退費工作;現場對該機構宣傳廣告進行拆除、并將該機構列入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