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遙望雪山,已成為成都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觀山愛好者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成都觀山報告顯示,上半年共28次推窗見雪山(從成都市區眺望,不含無人機拍攝),其中7次看見“蜀山之王”貢嘎山,12次看見“蜀山之后”四姑娘山幺妹峰。

  ▲在成都遙望雪山(幺妹峰)

  近日,有網友稱:在推窗觀雪山過程中發現,貢嘎山、四姑娘山幺妹峰上的積雪覆蓋變少了,是氣候原因導致的嗎?

  8月6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上一群觀山愛好者,他們因“觀山”“追山”而相聚,并自發組建了群,且有人連續8年記錄發布“成都觀山”報告。

  成都觀山報告發布者張巍表示,短期的數據和影像資料難以佐證“雪山上的積雪變少了”這一說法。“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屬于季節性覆蓋,夏季和冬季的雪線都沒有春季雪線那么壯觀,所以夏季的直觀感覺是積雪變少了?!?/p>

  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變少了嗎?對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巧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山地冰川普遍呈現出后退、減薄等物質虧損趨勢,其中包括四川的貢嘎山。同時,“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四川乃至全球的雪山,雪線都在逐年上升,這是不爭的事實?!?/p>

  ▲在成都遙望雪山(攝影嘉楠)

  問: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有何季節性特征?

  觀山人:夏季雪線沒有春季壯觀

  今年,是張巍在成都觀測雪山的第14個年頭,“2010年,我開始觀察雪山,系統地記錄完整觀測數據是從2017年開始。”制作并發布“成都觀山報告”至今已有8年,在他看來,持續的觀山記錄,能為戶外愛好者提供觀雪山幫助,讓越來越多人了解觀雪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的觀測算不上專業,沒有特殊設備。只是記錄當天天氣情況,統計觀山愛好者們的觀測結論,分享觀測心得并制作成圖表進行記錄?!睆埼〗榻B,自己從事半導體制造行業,對數據非常敏感,觀山和攝影只是他的興趣愛好,“集納數據并進行分析純屬職業本能。通過觀山,我認識了很多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整個過程是一種超出物質享受的心靈治愈?!?nbsp;

  為什么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會有變化?張巍表示,短期的數據和影像資料難以佐證這一說法,“最近這一兩年,通過數據是難看出變化的”。但從氣候因素來看,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屬于季節性覆蓋,“夏季和冬季的雪線,都沒有春季雪線那么壯觀,所以觀測者直觀感受是夏季雪山上的積雪變少了?!?/strong>

  而這一說法,觀山人、地理愛好者羋治林也表示贊同。“我喜歡給觀測到的雪山名字及海拔進行標注?!痹跇俗⒀┥降倪^程中,他通常分為兩個步驟進行,其一是在衛星地圖上模擬,并根據圖片模擬對應山峰。其二,找到對應山峰后,根據地圖或者資料來確定山峰名字、海拔信息等要素。標注用的輔助工具包括衛星地圖、《地名錄》書籍、各地縣志等資料。

  “在不同季節拍出來的雪山,雪線高度是不同的。比如春天的時候,可能剛剛下完春雪或者是冬天雪還未融化,那么春天觀測到雪山的雪線就會比較低,雪山上的積雪就比較多。但是到了夏天,氣溫升高或者雪比較少的時候,隨著雪線升高,雪山上的積雪就會變少??赡苓_到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才會有積雪?!绷d治林認為,積雪減少與雪山的季節性覆蓋,有非常重要的關系。

  ▲成都遙望雪山(幺妹峰)

  問: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變少了?

  專家:全球氣候變暖,雪線均有上升

  在成都市區能否看到240公里以外的貢嘎山?張巍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2024年上半年,在成都市區往西看,7次眺望到‘蜀山之王’貢嘎山?!敝皇怯捎诰嚯x較遠,其震撼、壯觀程度無法與四姑娘山幺妹峰相比,“幺妹峰呈三角錐形,距離成都僅120公里左右,能很清晰觀測到其雪線,非常震撼?!?/p>

  貢嘎山,作為我國海洋型冰川發育的代表性山區,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吸引了科學家們的目光。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巧介紹,1987年,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所在海螺溝建立了觀測站,即現在的中科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開啟對該地區海洋型冰川、水文氣象和森林生態的長期定位監測。

  “我在貢嘎山站工作已有二十余年,見證了海螺溝冰川的持續退縮和減薄,以及冰川變化后的植被演替、冰緣地貌環境的變遷。從小冰期到現在,海螺溝冰川已經后退了超過2公里?!眲⑶杀硎?,2016年到2023年間觀測到的冰川退縮速率高達每年50米,而2021年到2023年甚至超過100米/年,冰舌區域的冰體厚度平均減薄速率也高達每年2到3米。

  ▲貢嘎山冰雪變化(夏季影像對比)

  劉巧表示,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山地冰川普遍呈現出后退、減薄等物質虧損趨勢,其中包括四川的貢嘎山。同時,“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四川乃至全球的雪山,雪線都在逐年上升,這是不爭的事實?!?/strong>

  這意味著,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四川雪山上的雪線均呈上升狀態。劉巧表示,網友認為成都周邊雪山上的積雪覆蓋減少,除了可能與季節性積雪變化有關(夏季積雪覆蓋較少),也可能是氣候變暖導致全球雪山的雪線上升,“冰川退縮、積雪覆蓋減少,都是氣候變暖影響下的大趨勢。”

  ▲劉巧

  冰雪融化首先引起所在流域的水資源變化,河川徑流總量與季節分配會發生變化,對干旱區影響更突出。劉巧表示,冰雪作用區物源豐富,冰雪凍土退化后,山地災害如泥石流、山洪等的發生頻率和強度會增加,下游面臨的災害風險升高?!皬母泄偕?,冰雪景觀的觀賞性也會降低。因此,人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溫室效應等,是當下人類需共同做的努力?!?nbsp;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實習生 劉曦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