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廣漢市獅象村南宋小型石室墓考古成果公布,該墓葬出土銅器、瓷器、陶器等器物,其中出土的帶手印的方形磚,彌補了德陽地區該類器物的空白。

  ▲墓室出土的帶手印的方形磚

  據了解,該墓發現于2021年。當年9月16日,接群眾舉報,廣漢市新鷗鵬教育小鎮工地施工中發現古墓,墓室保存基本完整。經多部門會商,決定由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廣漢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對該墓進行搶救性清理發掘。

  ▲墓室結構

  經過清理發掘發現,古墓為單室石室墓,由墓頂、后龕、封門石、側龕、墓底、排水溝以及腰坑等組成。古墓為西南至東北走向,墓室由紅砂石條石及石板壘砌而成,呈長方形,長3.05米、寬1.67米、高1.54米。古墓共出土11件隨葬器物,均放置于墓室西南鋪地石上和后龕內,其中銅器2件,瓷器6件,陶器1件,方形磚2件。據了解,該墓出土的瓷器有三足影青瓷爐、雙耳影青瓷瓶等。出土的2件方形磚均為青灰色,正方形,長37厘米、寬37厘米、厚4.2厘米,其中一塊方形磚的一面有右手按壓印跡。

  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介紹,此次清理發掘的石室墓為小型石室墓。清理過程中未發現買地券、錢幣等與該墓葬相關的紀年材料。但從古墓墓葬形制以及出土的隨葬器物結合考古材料分析,該石室墓形制簡單,為平頂單室石室墓,有后龕,并帶有簡單蓮花石刻和仿木結構,是宋代石室墓的典型形制;出土器物雙耳陶罐、三足影青瓷爐等是比較常見的宋墓隨葬品。故將該古墓時代斷定為宋代。

  據悉,該墓出土器物極大豐富了四川盆地地區宋代墓葬隨葬品實物資料,為宋代石室墓及隨葬品的分期斷代提供了重要參考。

  劉章澤說,該古墓出土的瓷器精美程度之高,是德陽地區乃至整個四川省同時期墓葬隨葬品中少見的精品,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發掘中出土的兩塊方形磚,均為青灰色正方形。其中一塊方形磚的一面留有右手按壓印跡,這是德陽地區首次發現帶手印的方形磚。考古專家介紹,這種帶有手印的方形磚在四川地區也極為罕見,它的出現不僅為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還填補了德陽地區在該類器物上的空白。

  張偉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