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近段時間,有不少眉山果農在網上發視頻爆料稱,有不少收購商將被太陽曬傷了的愛媛果(俗稱“太陽果”)以極低的價格收走,隨后以“青皮愛媛”名義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果農們認為,這種果子并未完全成熟,且外觀、口感多方面未達到正常上市標準,將其售賣會嚴重影響眉山愛媛橙的口碑,也會影響后期正式上市的價格。

  為維護柑橘正常產業秩序及廣大種植戶的切身利益,目前,眉山多地果業協會發布通知,倡導當地種植業主不再出售“太陽果”。

  連日來,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眉山多位果農和相關專家,對該現象進行了一番調查。

  眉山柑橘出現新品種?

  “青皮愛媛”實為太陽果

  “特早青皮愛媛,2024年現摘新品,新鮮品嘗。”最近,多個電商平臺在售賣一種名為“青皮愛媛”的柑橘,產地大多標注為四川省、眉山市。

  那么這是眉山柑橘的新品種嗎?眉山多位種植愛媛的果農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這種果子并非新品種,而是一種“太陽果”,也稱日灼,是指柑橘果、葉在烈日強光下持續暴曬,引起果皮、葉肉生長受阻的生理性病變,通常7月份開始發生,8-9月進入高發期。這段時間,正值果實的膨大期和轉色期,果實生長速度快,果實表面細胞相對發育成熟度不高,抗逆性差,易受強光照影響,導致日灼。

  丹棱縣一位種植了幾十年柑橘的果農告訴記者,如果受害沒那么嚴重,就是果皮被灼傷,后期會有黃褐色干疤;如果遭得兇,果子里面就會干縮,水分減少,味道也變淡,嚴重影響果子的品質和商品價值。

  該果農說,這樣的太陽果,幾乎每年都會有。但今年由于持續的高溫天氣與暴曬,太陽果的數量明顯比往年多了不少。“我們這整個村,幾乎每家都有太陽果,只是數量多少而已。”記者通過采訪眉山東坡區、丹棱縣的多名果農得知,有的果園出現了大面積的太陽果,有的相對較少,但也比往年多。由于太陽果品相差、水分少,口感渣,后期難銷售,許多果農直接將其丟棄或做肥料,面對這樣的損失,果農們也是苦不堪言。

  因此,當收購商來收這樣的太陽果時,也有果農為了減少損失,也愿意將太陽果賣給這些商家。但是,太陽果的價格也被壓得極低。“2、3毛一斤,說是拿去榨汁,還有說去喂奶牛,或者說收去用果皮做藥材。”

  不過,讓果農們沒想到的是,這些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太陽果,最近大量出現在電商平臺上,并以“青皮愛媛”的名義直接成果進行銷售。

  “青皮愛媛”電商平臺大量上市

  果農為此表示擔憂

  9月17日,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的確有不少商家在出售“青皮愛媛”,產地標注多為四川省、眉山市、蒲江縣等地。這些果子的價格大多在3元左右一斤,有的“特大果”也能賣到5元一斤,這和往年正常大量上市的愛媛價格已經基本持平。而這些“青皮愛媛”的銷量有的還很可觀,顯示賣了近兩百萬斤。

  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產地標注為眉山的店家,詢問這種果子是否為新品種,表示“線下沒見過這種綠皮,都是黃皮”。店鋪客服發來了一張愛媛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顏色的圖片,并表示現在是早期的愛媛。

  據圖片顯示,8-9月的愛媛幾乎整體都是綠色,口感偏酸;10-11月的愛媛呈黃綠色,口感為酸甜;11月以后則是全黃色,口感為純甜。

  而在另一家賣了數萬單“青皮愛媛”的店鋪的詳情頁也放上了“愛媛變身小貼士”,稱頭茬為青黃色、11月為橙黃色,12月則為橘黃色。當記者詢問果子“汁水足不”,客服回復稱,“今年旱災,個別果果存在輕微干水的現象”。

  隨后,記者查看了多家店鋪的評價區,有的買家評論稱,果小、水分不足、沒有甜味,難以令人滿意。還有消費者直言,“買了就是上當”。

  不過,記者在這過程中還發現,有的標明售賣“青皮愛媛”的店鋪,無論封面圖還是評價區,竟全配的完全成熟時橘黃色的愛媛圖片,也幾乎全是好評。

  這樣的現象讓四川各地不少果農都表示擔憂:“這些果子無論是外觀、甜度、還是口感都不好,這樣直接賣出去,不是砸了我們眉山柑橘的招牌嗎?”還有的果農表示,“愛媛通常是11月才大量上市,如果被太陽果把市場搞壞了,會嚴重影響正式上市時的價格。”

  東坡區三蘇鎮一位種植了數十年愛媛的果農也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正常賣5元一斤的愛媛橙,受影響后只賣得了4元、3元,那么幾萬斤就會損失好幾萬塊錢,而這幾萬塊很有可能是一個“種植小戶”一年的收入。“真是得不償失。”

  當地相關部門、協會發文倡導

  引導果農共同維護柑橘品牌

  為此,關注到該現象后,為了維護眉山柑橘品牌及廣大種植戶的切身利益,東坡區果業協會發布了嚴禁銷售太陽果的相關通知;而丹棱縣農業農村局也發布通知,讓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做好宣傳引導,對轄區內果農、經銷商、水果初加工廠進行全覆蓋宣傳,嚴禁太陽果上市銷售,維護好正常的柑橘產業秩序。

  據公開資料介紹,作為著名的柑橘主產區,眉山全市柑橘總面積超百萬畝,居四川省第一位;2023年的數據顯示,這百萬畝柑橘中,不知火約15萬畝、愛媛38號22萬畝、春見32萬畝、清見10萬畝,四個品種面積領先全國。 全市6個縣(區)中有5個將柑橘作為農村經濟作物的主導產業,帶動上百萬從業人員人均收入上萬元,成為眉山市名副其實的助農增收第一產業。

  近年來,眉山也通過走出去宣傳,在家門口辦會辦節等多項舉措,大力進行品牌推廣建設,打造“眉山春橘”全國形象,品牌價值超百億。

  “品牌建起來很難,但摧毀很快。”眉山市晚熟柑橘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永安說,此次太陽果事件發生后,協會和政府等相關部門,在果農中進行廣泛宣傳,倡導果農們為了眉山柑橘的長遠發展和自身利益,不要售賣太陽果。

  李永安也提到,引導果農不要售賣,共同維護柑橘品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對逐年異常的天氣,如何減少太陽果才是根本之策。李永安說,太陽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過強的陽光輻射、高溫和干旱。那么最便捷的辦法就是給果實套袋或拉起遮陽網,以減少太陽光的灼射;同時,在每天溫度最高的時候,給向陽一側的果實噴上柑橘專用保護劑;此外,還要引水對柑橘進行滴灌或噴灌,給柑橘“解渴”。

  李永安表示,如果太陽果已經出現,就需等溫度降低后及時摘除以免影響更多;對于還不是太嚴重的太陽果就要及時補充養分,促使其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