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曹凘源
9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舉行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新聞發布會。此次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問題,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決定》。
作出這樣的安排,四川有何戰略考量?全會《決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發布會上,省委副秘書長楊立,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李文星分別作解讀。
三個方面讀懂省委戰略考量
楊立從講政治、破難題、謀長遠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首先,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楊立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改革寄予厚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這次省委全會確立這一主題,就是要全面對標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將總書記為四川擘畫的改革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楊立說。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是緊扣四川省情實際,推進四川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去年,四川省經濟總量突破6萬億元,人均GDP也超過了1萬美元,四川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最大的省情。
全會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重中之重,立足省情實際提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從長遠發展來看,這一主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必然要求。“全會明確了四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就是要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楊立說。
他進一步介紹,為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四川將著力抓好“六個聚焦”。
聚焦“增動能”抓好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其對各領域改革的牽引作用。
聚焦“育新機”抓好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聚焦“激活力”抓好開放領域改革,加快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
聚焦“促協調”抓好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改革,不斷增強城與鄉、區域間的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聚焦“守底線”抓好安全和民生領域改革,筑牢四川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
聚焦“強引領”抓好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四個方面理解全會《決定》主要內容
“《決定》起草過程,就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也是貫徹三中全會部署、結合實際謀劃四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李文星表示,全會《決定》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對新征程上四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嚴格對標對表。深刻領會黨中央改革意圖和改革指向,準確把握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考量、總體要求和重點部署,堅定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統攬四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特別是認真領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四川的一系列“點題式”任務,著力在一批引領性改革上攻堅突破,更好擔負起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四川的重大改革任務。
體現四川特色。堅持從實際出發,緊扣四川省情實際、因地制宜推進改革。針對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針對新領域新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切實謀劃好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創性差異化改革,研究提出一批務實管用的具體舉措,注重突出改革實效,力求寫出“四川味”、答好“四川題”。
突出重點任務。緊緊扭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圍繞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等問題,從8個方面作出系統部署。謀劃推進各方面各領域改革舉措,都突出強調集中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舉措,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強化系統集成。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研究謀劃改革,在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全面推進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領域改革,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協調配套,強化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