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劉秋鳳 陳彥霏

  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9月21日,在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表達了經濟領域的重要性。代永波表示,下一步,四川將不折不扣落實全會部署的各方面各環節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同時突出引領性改革舉措,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當前,全省經營主體已突破900萬戶,但仍存在國有企業核心功能不強、民營企業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省委全會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減負賦能。國資國企方面,四川將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經濟方面,四川將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市場準入、涉企收費、產權保護等專項治理,完善公平競爭、信用激勵約束、融資支持等政策,加快推進、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有力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社會預期。

  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農村,城鄉差距與區域差距相互交織。省委全會強調,要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加快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四川將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深化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開展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著力寫好城鄉要素、產業、設施、治理“四個融合”大文章。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四川將完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制,以川渝毗鄰地區為重點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健全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協作聯動機制;統籌推進優勢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共同發展,形成先發帶后發、先富幫后富的區域發展格局。

  四川地處西部內陸,最突出的弱項是開放,最大的潛力和出路也在開放。省委全會指出,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四川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實施自貿試驗區對標領航行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集成式探索。統籌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大樞紐建設,加快構建“空中絲綢之路”網絡,拓展國際鐵路通道,提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運行質量。健全對外開放工作機制,促進貿易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創新發展數字貿易,提升服務貿易。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強化在川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