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觀察 郭蕎璐
9月29日10時45分,G5766瀘州—重慶首發動車組準點駛出瀘州站,同一時刻,G5761次列車從重慶西站緩緩駛出。渝昆高鐵川渝段正式開通運行,結束了瀘州站作為高鐵“盡頭站”的歷史,瀘州正式接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
如今,瀘州擁有完善的“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絡,對內對外開放的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寬。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結合部的酒城瀘州,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迎接四方來客。
瀘州站向游客發出邀請。郭蕎璐 攝
吸引背包客
旅游景點串聯 攜手做特色文旅產品
“游瀘州,醉幸福。”9月29日,一走進瀘州站,油紙傘下桌椅、酒壇齊備,瀘州對游客發出的邀請直白又熱烈。
“高鐵四通八達,能讓更多游客愿意來瀘州。”瀘州全球通旅行社連江路分公司總經理王賢芳,是位深耕旅游市場十余年的“老導游”,瀘州交通網絡越來越便利,她也由衷高興。
從這些年接待的來瀘游客中,王賢芳發現一個現象:來自廣東、山東等較遠地方的更多,反而是西南周邊地區的較少。“因為遠點的直接坐飛機過來,近點的因為不通高鐵只能坐大巴反而不方便。”王賢芳表示,之前聽坐大巴到瀘州游玩的廣西游客吐槽過,“現在高鐵方便了,相信不管是跟團還是自由行,來瀘州的游客都會變多。”
渝昆高鐵川渝段開通運行,也將川渝兩地多個旅游景點串聯,編織出一張快速旅游網。瀘州將如何搭乘高鐵快車,駛向更廣闊的文旅市場?
“攜手做特文旅產品是關鍵。”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渝昆高鐵川渝段通車后,瀘州將持續推進與成渝地區的文旅協同發展,推出研學、康養、避暑、體驗等特色文旅消費產品。
旅客正在購買瀘州黃粑。郭蕎璐 攝
國慶長假即將來臨,一批整合了渝昆高鐵川渝段沿線非遺文化、名酒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和古鎮文化的精品旅游線路也陸續推出。比如江津聶榮臻元帥故里—瀘州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瀘州太平古鎮組成紅色研學之旅,榮昌萬靈古鎮—永川松溉古鎮—江津中山古鎮—合江堯壩古鎮—古藺太平古鎮組成古鎮民俗文化體驗之旅,江津老白干—瀘州老窖—郎酒—宜賓五糧液組成白酒文化體驗之旅,永川茶山竹海—江津四面山—瀘州福寶景區—龍卦山—黃荊老林—羅漢林組成康養避暑之旅等特色旅游線路。
引來投資客
商務洽談更便利 加快對接一批企業來瀘投資
9月29日上午,在瀘州站進站口外,慶祝渝昆高鐵川渝段正式通車的非遺·文創市集頗為熱鬧。作為川渝人火鍋調料的重要配料,“中華老字號”護國陳醋也在此展列。
非遺·文創市集。郭蕎璐 攝
同一時間,在瀘州市合江縣先市醬油赤水河莊園,“中華老字號 新質向未來”川渝老字號品牌發展研討會正在進行。“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與川渝兩地老字號密切聯系,擴大影響力。”合江縣先市釀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詩韻表示,先市醬油正全力推進省級重點項目——600畝赤水河生態釀造基地建設,建設20萬噸醬油原油為主,醋、料酒、復合調味品等成體系的調味品生產基地。
汽車產業是川渝兩地共同的支柱產業,也是瀘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高效協同的抓手之一。瀘州容大智能變速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無級自動變速器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的配件主要是供給重慶的汽車生產公司,包括塞力斯、東風小康、長安汽車等。”該公司黨工綜合部部長盧剛介紹:“目前我們正在轉型做新能源動力總成及管件核心零部件的開發與產業化,渝昆高鐵川渝段的開通對我們有著積極意義。”
當前,瀘州、宜賓正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渝昆高鐵川渝段的開通,讓酒城和酒都共建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再提速。“向東最快26分鐘到重慶,向西24分鐘到宜賓,以后我們可以大膽邀請外地的客商來公司實地考察貨源了。”四川省瀘州中茅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茅酒業”)總經理林華高興地說。在林華看來,渝昆高鐵川渝段開通和瀘州東站的投用,是中茅酒業的一個機會。為了讓門頭更“吸睛”,公司正在重新設計將門頭招牌做得更醒目。
“對瀘州招商引資來說意義凸顯。”瀘州市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渝昆高鐵川渝段順利通車,既顯著增強了瀘州的區位交通優勢,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和考察時間;又通過重慶拓展了與發達地區的渠道資源,提高了政企商務洽談和市場拓展的效率;更極大促進了各地人才、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為項目的順利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我們將積極搶抓渝昆高鐵川渝段通車契機,進一步強化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區域的招引力度,加快對接一批‘三類500強’‘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企業來瀘投資。”
招引人才客
擬引進人才11310名 技術類和技能類占比96%
“我來瀘州參加面試。”9月29日11時許,丁鳳丹坐在瀘州站二樓候車廳,等待著12:44從瀘州開往重慶的列車發車。
她剛剛結束了一場面試,“我應聘的是四川天植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質量部QA崗,感覺還行。”丁鳳丹說,她學的是中醫學專業,聽朋友介紹說瀘州的醫療、醫藥企業很好,所以過來試試。
丁鳳丹來自巴中,昨天一路大巴從重慶轉車,下午5時許才到瀘州。“坐車坐了將近6個小時!幸好今天能坐高鐵去重慶再轉車,能節省兩三個小時。”短暫而匆忙的面試之旅,讓丁鳳丹并沒有多少時間停下來感受瀘州這座城市,但她希望以后有機會。“剛好買到第一天發車的高鐵票,感覺很幸運,希望我在瀘州的這趟面試也一樣幸運。”丁鳳丹笑著說。
“聽說渝昆高鐵要通車了,我特地申請了休假,剛好國慶節回家陪陪家人。”宋先生家住重慶市渝北區,自2022年起一直在瀘州市古藺縣茅溪醬酒園區工作,平時每兩個月才回重慶一趟。“我所曉得的在古藺茅溪醬酒園區里面工作的重慶人不少,這下大家上班、回家往返都更方便了。”
瀘州市民特地取出紙質車票留存紀念。郭蕎璐 攝
“瀘州再也不遠了。”看到渝昆高鐵川渝段正式開通的消息時,瀘州國家高新區組織部人才科負責人李一帆感慨道。過去,當他代表瀘州國家高新區外出進行高層次人才招引時,聽到過最多的一句話便是“瀘州啊?太遠了。”李一帆表示,人才和產業是“毛”和“皮”的關系,人才招攬、產業招引,交通區位條件很關鍵,“瀘州融入全國高鐵網,這對我們引才留才招才是一個積極因素。”
“我們最近發布了《瀘州市2024年秋季企事業單位人才崗位需求信息》,近期將出去招攬。”據瀘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秋季瀘州企事業單位擬引進人才11310名,共有721家企事業單位招引人才,和往年同期相比增加226家。其中,技術類和技能類人才占比達到需求總量的96%,全面展現了瀘州產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渝昆高鐵川渝段開通,瀘州正式接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更有利于瀘州發揮區域優勢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提升區域發展內生動力。”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方全說,這都有利于瀘州更好接受成都、重慶兩大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促進瀘州與重慶、成都等城市在產業協同、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為建設川南省域副中心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