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趙奕

  10月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醫保局獲悉,為積極響應國家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戰略部署,四川省于近日正式宣布,將“取卵術”在內的13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不設起付線和乙類先行自付比例,直接按規定比例進行報銷,該政策將于11月1日起施行。

  2022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等17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基金支付范圍。2023年6月,國家醫保局印發《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為各地制定政策提供了指導。在此基礎上,四川省經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考慮患者需求、臨床實際及基金承受能力,正式印發了《關于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醫保支付政策(試行)的通知》。

  據了解,此次政策調整中,原有的24項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被優化整合為17項,并制定了省管公立醫療機構試行價格。各市(州)醫保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擬定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相關價格項目試行價格,且不得超過同等級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執行標準。公立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價格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在支付政策上,13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不設起付標準和乙類先行自付比例,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分別按70%和50%的比例直接結算,且每人終身限定支付2次。以“取卵術”為例,在省管三甲公立醫療機構,定價為2157元/次,職工醫保可報銷1509.9元,自付僅需647.1元;居民醫保則可報銷1078.5元,自付1078.5元,患者費用負擔顯著減輕。

  此外,通知還明確,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治療不孕不育(含輔助生殖類治療)過程中,患者使用的基本醫療保險目錄范圍內的藥品及其他醫療服務項目,均按各地醫保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