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攝影報道

  “避險過渡費停發兩年了,我們想問問錢到底發不發,房子到底修不修?”10月22日,四川遂寧船山區陶家院小區居民趙先生云投訴稱,房屋從發現安全隱患到現在,已有十七年;從第一次鑒定為Dsu級危房、居民陸續搬離開始計算,已接近六年時間。然而,時至今日,危房拆除后依然未動工。

  陶家院小區旁酒店外墻正在施工

  對此,船山區住建局回應稱,陶家院危房改造項目最遲年底將動工;街道辦表示近兩年避險費未及時發放屬實,將按規定補發。

  房屋開裂未根治

  多年后升級Dsu級危房

  陶家院小區位于船山區公園西路,臨近渠河路、公園橋。

  10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被拆除的3號樓已被圍了起來,入口大門上寫著“中國華西”。場地內,有工人正在對臨近的酒店墻體進行修復,當地居民表示,墻體外層是今年拆除小區時損壞的。

  陶家院小區建造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多年來,都是“三無”小區。

  2007年2月初,陶家院小區 3 號樓一單元的居民向遂寧市相關部門反映, 墻體突然開裂,裂縫變寬加長,初步懷疑與附近樓盤施工影響地下水位有關。經過成都蓉城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該商住樓系底框磚混結構,共八層,開裂原因為地基不均勻沉降、開挖半地下室地面等導致。事發后,遂寧市房地產管理局先后兩次發文,要求開發企業加固、整改,限期完成。

  時隔11年,2018年3月,居民再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房屋開裂加劇,甚至出現“大梁斷裂 ”。

  “當時,我們3號樓全體住戶自籌資金,委托四川正能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房屋質量進行鑒定,結論為安全性鑒定等級為Dsu級,即受檢房屋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居民趙先生回憶說,“結果就是,加固費用將超過重建費 70%,加固意義不大,建議拆除重建”。

  3年經歷3次鑒定

  居民質疑只鑒定不處理

  參照我國《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2015),Dsu級屬于“安全性嚴重不符合本標準對Asu級的要求,嚴重影響整體承載,必須立即采取措施 ”。

  拿到鑒定結果后,居民多次找到市、區兩級反映,尋求政府幫助,2019年4月,遂寧市船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中回復了未能納入2018年棚改的原因,并提到,“在我局2019年3月起草的《關于老城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的報告》中,已將該樓所屬陶家院片區納入改造范圍內,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啟動實施改造 ”。

  居民提供的陶家院小區3棟危房鑒定報告

  這一答復,讓居民看到了希望,此后,居民也積極配合,陸續搬離危房,今年4月,危房成功拆除。

  然而,幾年過去,改造工作遲遲無法推進,更讓居民難以理解的是,2018年至2021年,不僅居民委托專業機構,當地政府也曾委托公司鑒定,“為什么只管鑒定,不給處理意見”。

  趙先生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3月,四川正能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再次出具長達44頁的報告,結論依然為:“受檢建筑結構安全性等級評定為Dsu級 ”;2021年6月,受轄區凱旋路街道辦事處委托,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長達 34 頁的報告,“該房屋結構安全性綜合評定為Dsu級,安全性嚴重不符合本標準對Asu級的規定,嚴重影響整體承載”。

  過渡費突然“消失”

  發放請示一直在“走流程”

  從搬離小區至今,有近五年時間,苦等新房建好的同時,讓居民“意見”更大的是,過渡費已經停發兩年,且當地政府遲遲不給具體解決方案。

  “在過渡期間,按照安排,街道要給我們發放過渡費,但在2022年7后,避險過渡費發放中斷。”居民王女士稱,多次前往街道辦及社區都未得到明確答復。

  通過居民王女士提供的群聊記錄顯示,社區工作人員先后在微信群回復進展:2022年8月,“我們打了很多次報告了 ”;9月,“已經在走流程了 ”。但此后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

  居民提供的社區回應避險費問題聊天記錄截圖

  “2023年7月,9月社區又回復了我們,說街道向相關部門打了陶家院3棟避險金發放的請示,現正在走流程 。”王女士表示,一年過去仍在走流程,“這是敷衍我們,還是不想負責了?”

  當地住建局:一個月內開工建設

  針對此事,遂寧市船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在積極推進,預計年底前開工。

  已打圍的陶家院小區3棟

  “陶家院小區危房改造項目,其實一直在推動,但規劃設計等有改動,加上最新的政策有變化,所以時間才會久一些。”該負責人表示,根據市、區兩級安排,陶家院小區危房改造項目預計將于年底前開工,“除了這個項目,我們還有其他的危房改造,也將一并開工,消除危舊房安全隱患,回應群眾關切期盼。”

  “過渡費應該叫避險金,按照與居民的協議,確實應該按戶發放,前面幾年也是發了的,但這兩年因項目未開工及其他原因,沒有及時發放到位確實是存在的。”關于避險金發放問題,船山區凱旋路街道辦事處分管負責人回應稱,未發的避險金會補發,直至房屋修建完成,“區上也很重視此事,我們都在積極處理,爭取盡快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