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慢性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四川省居民超重和肥胖形勢不容樂觀。

  記者從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獲悉,為有效遏制超重和肥胖流行,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10月16日四川印發《四川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擬啟動實施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

  《方案》明確,到2026年,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工間操覆蓋率達50%;學校將體重管理納入健康教育課的比例、符合要求的中小學體育課程開課率均達到100%;各市營養健康食堂建成率達到30%、三州達到15%,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提供體重管理及肥胖癥診療服務覆蓋率達100%,居民體重管理知識知曉率較基線水平提高10%,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9%。在2023年基礎上,兒童青少年超重率、成人肥胖率年均增幅控制在2%、5%以內。

  《方案》提出,加強科普宣傳,提高體重管理意識。加強體重管理科學指導,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體重管理科普宣教“九進”(進家庭、進社區、進學校、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進商超、進賓館、進餐館食堂、進科普基地)活動。

  鼓勵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防治中心,整合營養、內分泌、運動康復、胃腸外科、中醫、心理衛生等專業資源,提供體重管理和肥胖癥診療服務;強化中醫藥的技術支撐作用,對診療、護理、康復等相關人員開展體重管理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逐步擴大中醫藥養生保健技術的應用范圍;研發體重管理相關醫藥及穿戴設備。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體重管理模式。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定個性化營養、運動干預方案中的應用。

  實施市、縣、鄉、村四級健身設施體系完善行動,加快建設健康主題公園、體育公園、多功能運動場、健身中心、“金角銀邊”運動健身場所、健康步道等群眾健身場所。加強健康機關企事業單位建設,鼓勵單位為職工健身提供基礎設施和條件;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行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外各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方案》還提出,針對突出重點人群,落實體重精準管理。如加強孕產婦體重管理、營養評價和身體活動指導,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做好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體重管理;做好學生體重管理;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健全職工健康檔案,在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之家配置健身器材,組織職工開展工間操、健身操、瑜伽、健步走等健身活動和職工運動會、“三大球”等比賽;加強老年人體重管理宣教,倡導家庭成員主動學習老年人體重管理相關知識技能,提高家庭健康養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