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去年9月,家住內江東興區金鵬苑小區的黃女士購買了新車,因為小區停車位不夠,她通常停在小區附近的路面公共停車位。可是今年上半年開始,這條路上90個停車位卻“一位難求”。
黃女士所說的這條路從漢安大道和平安路交叉口起,一直向東,到漢安大道與東興大道交叉口。這里有20多家兩輪車、三輪車維修銷售商店,他們長期將待售車輛擺放在公共停車位展示。負責停車收費的內江甜城交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通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堅稱,這些商店占用停車位并未交費。
街面車輛停放現狀
一邊是附近群眾停車難,一邊是商家有展示需求,如何來平衡二者的關系?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展開了深度調查。
90個車位70多個被占
商家認為車位在門口可以優先考慮使用
10月21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群眾反映的路段看到,從商店到綠化帶大概有十米距離,部分商店門口橫七豎八地停放著兩輪車、三輪車,垂直于綠化帶的公共停車位上則整齊擺放著一排或者兩排待售車型。部分社會車輛停在兩者中間,也有個別機動車開上了綠化帶。
機動車停在路中間
部分機動車開上了綠化帶
記者粗略地算了一下,90個公共停車位,有70多個停車位都停放了兩輪車或三輪車。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家兩輪車、三輪車銷售或維修店,他們都表示展示車放在停車位,沒有付費。
三輪車停放在停車位中
一家占用了兩個公共停車位的商店老板認為,車位在店門口,可以優先考慮使用。晚上收車后,社會車輛停進去才交費。
另一家開店十多年的老板則一再強調“先來后到”,他表示自己剛開店的時候就將車停在了商鋪外,盡管后來規劃了停車位,但做生意需要,他還是繼續停在車位里。
一家修車店老板娘表示,她曾經交了一段時間的車位費,一個月120元,后來大家都沒交,自己也就沒交了。
車主吐槽商鋪交錢租用車位
收費公司否認稱“沒有交費”
車主黃女士回憶,去年停車位里的兩輪車、三輪車還不是很多,從今年五六月開始多了起來。為了避免回來找不到車位,她經常幾天都不敢用車,有時開出去了都要挨到很晚才回家。
同樣受停車難困擾的還有住在錦繡花園小區的車主李先生,此前,他曾向有關部門投訴,但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李先生始終認為商鋪是交了錢,所以才可以長時間停在這里。
對于這樣的說法,交通服務公司矢口否認。該公司市場開發部經理彭方芳介紹,公司是從2017年開始在這條路上施劃停車位,2018年起只管了部分車位。去年,建設智慧停車場后將整條路上的90個車位一起統一管理。停車費為單次4元,同一天超時不累計收費,也就是說停一天也是4元,但這些商店都沒有交費。
附近路段車位暫未恢復
理發店老板邊剪邊幫客人看車
實際上,從平安路口到東興大道路口中間還有一條垂直漢安大道的馬路為新觀街,原本這條街上還有50個車位。但是今年排水管網治理項目施工完成后,車位卻遲遲沒有施劃。
“以前一排停車位都不夠停,現在沒得車位了,停車就容易被罰款。”新觀街上一家理發店老板無奈地說,他經常邊剪頭發邊給客人看車。
內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民警解釋稱,新觀街車位之所以還沒有恢復是因為周邊幾條道路還在施工中,新觀街成為了緩解周邊道路壓力的一條干道。至于后期什么時候恢復,將根據施工情況以及交通流量來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新觀街兩側的錦繡花園小區和金鵬苑小區都屬于老舊小區,沒有地下停車場,地面車位連小區業主都不能滿足。
部門聯合執法商家打“游擊”
專家建議分別設立展示區和停車點
就市民反映的兩輪車、三輪車占據公共車位的情況,內江市東興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車輛停放問題應該由交警來管理,城管沒法去拖車。
然而,交警二大隊相關民警則回應稱,前期交警大隊聯合城管大隊、市場監管局一起多次進行宣傳和勸導,但是執法隊員一去,商鋪老板便把車子搬進店面,執法隊員一走,他們又把車搬出來,就像打“游擊戰”一樣。
該民警分析,之所以難以根治,是因為商家這種行為更多的屬于占道經營。車輛作為商品,還沒有上牌或者上路,所以無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來進行違停的處罰。
針對此事,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光認為,商家以免費方式占據公共空間顯然是不合理的。作為城市管理者,既要考慮居民本身日常需求,又要兼顧商業發展,建議在不妨礙交通的情況下,為商家劃定一個展示區,同時再另設一個機動車停放點,方便市民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