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又到“雙十一”,手機屏幕上的商品看得見卻摸不到,是不是所見即所得?網絡直播間滿屏好評,紅心點贊過萬,“人氣”超高的商品,質量到底咋樣?
近日,四川內江警方破獲一起“網絡水軍”團伙案,該團伙在2年多時間內,為多個網絡平臺的1000余戶商家“刷單控評”,涉案金額高達1億元。
全國招募“網絡水軍”,繳納會員費分層級
一款名為“聚星戰隊”的微信小程序,“99看播”(聲稱支付99元費用,通過看一些帶貨直播,就會獲得相應的酬勞)“躺賺”等字眼赤裸直接,讓點進小程序的網友充滿好奇。
![](http://n.sinaimg.cn/sc/crawl/726/w550h976/20241028/a42d-12d24b8c8f9d4342a48c6c2d2b558a37.jpg)
涉案水軍組織的微信小程序截圖(內江公安供圖)
充滿誘惑的字眼背后,暗藏虛假刷單的生意。
今年3月,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在開展反詐預警防控網絡巡查時發現,轄區居民舒某正在從事網絡刷單活動,為防止舒某被騙,民警上門進行勸阻。
溝通中舒某表示,自己交了399元加入涉案水軍組織,這引起了民警的警覺。
據了解,399元并不是統一價碼。新會員“入會”時,需繳納199元至2999元不等的會員費,根據繳納會員費的多少,獲得創始人、董事、學員等不同層級稱號,從而分配業務員、刷手、客服等不同職務。
分級直接影響刷單的收入多少,一單完成后,創始人、董事、學員分別從商家支付的刷單費中獲取每單1元至50元不等的傭金。
警方還發現,為了規避風險,該團伙會按照購物平臺的要求進行完整的流程交易,但從不實際購買商品。“也就是說刷單任務開始后,商家會郵寄空包裹進行虛假發貨,等快遞顯示已簽收,客服立即聯系刷手給商品五星好評。”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大隊長楊海彬說。
組織10萬余人,真人操作賬號躲避監管
專案組進一步發現,這個名為“聚星戰隊”的網絡組織,人數規模已經達到10萬余人,遍布全國各地,每一個會員賬號背后都有真人操作,網絡IP地址也有所不同,給監管部門分辨 “網絡水軍”造成難度。通過招募廣告,人數還在進一步擴大。
民警研究發現,網絡水軍賬號的注冊和活動有著明顯特點,與真人用戶不同。“水軍賬號可能在注冊后不久就表現出較高的活躍程度,或者在特定事件時間內表現得特別活躍,而在其他時間段則很少甚至于沒有活動。” 楊海彬介紹,水軍賬號往往具有較低的用戶等級和信用評分,而這與真人用戶的等級和權限有著很大不同。
在充分掌握犯罪團伙的證據和窩點后,今年4至8月,專案組赴吉林、廣西、江西等13個省份,抓獲嫌疑人23名,查扣資金300多萬元,查獲大量手機、電腦、銀行卡等作案工具。
![](http://n.sinaimg.cn/sc/crawl/116/w550h366/20241028/dcd4-4d0b89f54a8ef94d2e3e4eccb13eadad.jpg)
查獲作案工具(內江公安供圖)
經查,該團伙自2022年3月以來,通過虛假下單、刷好評等方式,已為多家網絡平臺的1000余戶商家“刷單控評”,同時通過發展新會員、收取人頭費等方式非法獲利。“從掌握的情況看,大部分參與刷單的是寶媽、學生等社會無業人員,以及兼職人員,1億元涉案金額主要是收取直播間商家的服務費和發展會員收入的會費。”楊海彬說。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據犯罪嫌疑人錢某某供述,“水軍”有三種業務比較多,一種就是掛榜,進直播間掛在那里,不用怎么動,就是充人數。第二是互動,互動就是除了掛在那里以外還需要說話。“商家會提前告訴我們大概要說什么,有時候是不給的,自由發揮,每個商家的要求不同。第三種是廣場,廣場就是從廣場頁面進他的直播間。我們的收費標準,掛榜是1人3塊錢,互動是1人4塊錢,廣場是1人5塊錢。”錢某某說。
公安機關提醒大家牢記四個不:不造謠、不引流、不控評、不聽信。刷出來的好評不可信,大家在網絡購物時一定擦亮眼睛,貨比三家,防止“掉坑”。商家也要秉持誠信經營原則,用心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