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杜卓濱

  10月23日,一段樂山大佛景區,男女混用男廁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發關注。

  上萬網友留言討論,有人認為此舉影響了男士正常上廁所;有人認為女廁所排隊時間長,借用男廁所可以理解;也有網友認為將上廁所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侵犯了被拍攝者的合法權益。

  對此,樂山大佛景區一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景區內的廁所嚴格分男女,事發時是剛到了一個老年團,“孃孃們可能坐了太久的車,扎堆上廁所,有部分去了男廁所,現場管理人員攔都攔不住。”

  視頻:男女混用男廁,有男性正在小便

  爭論:“侵犯男性權利”還是“可以理解”

  視頻是10月23日上午10點29分開始在網絡上傳播的。發布者稱:“雖然是和諧社會,但是也忒和諧了!期待景區建設!”發布者歸屬地顯示為:四川。

  視頻中,一位女性手拿紙巾正往男廁走入,其內有不少男士正在小便,數位女性站在蹲位前等待。

  視頻發布不久,引發關注,截至10月23日晚上10點30分,已有上萬人在評論區留言。

  上萬網友留言討論。

  有人認為,女性進入男廁所侵犯了男性的權利,留言質疑:“這樣還尿得出來嗎?”也有網友留言分享自身經歷:有一次去海邊玩完去廁所沖水,遇到一個大姨帶著朋友到男廁所,把男性們都嚇出來了。

  也有人認為公共廁所的女性衛生間通常要排很長的隊,女性借用男廁也是可以理解。但在表達完理解后,大多會補上一句:“想去男廁,但不敢。”或者是:“男廁所沒人的時候才會去。”

  還有網友針對視頻畫面留言:“先不說男女公廁,要是那個大哥再往外站一點,就拍到了吧。”認為該視頻的拍攝和傳播,侵犯了被拍攝者的權益。

  回應:長途來的老年團,攔都攔不住

  走訪:廁所有男女分區和第三衛生間

  10月23日晚,記者從樂山大佛景區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事于當天發生在景區一停車場的公共衛生間。

  事發時,該停車場迎來了一個老年游客團,游客們下車后,扎堆去廁所,于是出現了視頻中的一幕。“廁所的蹲位數量是科學規劃的,女廁所難免有排隊的情況,但夠使用。也許是有的游客坐車太久,且年齡大了,憋不住,于是就往男廁所沖,我們現場的管理員攔都攔不住。”

  廁所嚴格分男女。杜卓濱 攝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發生這種事情他們也很無奈,“我們的硬件設施是配備充足了的,衛生管理員也在崗,而且在使用后也第一時間打掃。”

  智慧公廁系統。杜卓濱 攝

  聽了景區工作人員的介紹,記者來到上述停車場,順著路牌找到該衛生間,發現衛生間左男右女嚴格區別開,各有六個蹲位。中間是洗手臺和鏡子,上掛一電子顯示屏,寫著“智慧公廁系統”,屏幕上顯示廁所的溫度、濕度以及蹲位使用情況等。鏡子對面是一個第三衛生間。

  律師觀點:非緊急情況,該做法不可取

  “更重要的在于破壞了秩序”

  四川一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師了解事情經過后,告訴記者,從規范和秩序的角度來說,孃孃們的做法不可取。“孃孃們的做法不僅妨礙了以男女有別為前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破壞了秩序,侵害或者說影響了男士們的權利。”

  林小明說,如果是因為情勢所逼,比如生病或者狀況緊急,那么,搶占男廁所的做法可以理解。

  就拍攝者的做法,林小明認為拍攝者并沒有侵犯他人隱私權。林小明介紹,據《民法典》的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而孃孃們的違規操作顯然難以歸于隱私,同時,拍攝者的做法并非法律上所禁止的行為,即不符合“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而《民法典》還規定“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體的姓名、名稱、肖像、個人信息等”。

  “因此,拍攝者的行為屬于正常拍攝,符合前述合理使用范疇,不應當認定為侵權,包括對被拍攝者的肖像和隱私均不構成侵權。”林小明告訴記者,該視頻也沒有侵犯正常使用廁所男性的權益,“因為該視頻是為了新聞報道或輿論監督,但是應該注意,比如打馬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