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俊伶

  “野豬闖入高鐵線路”“野豬下山偷襲紅薯地”……

  近日,野豬頻頻登上熱搜。據國家林草局,野豬在我國28個省份有分布,數量200萬頭。此外,全國野豬致害省份達26個,四川是其中之一。

  人與野豬沖突加劇,如何防控?目前四川有哪些避免野豬致害問題的措施?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這兩年野豬出現得更加頻繁了,尤其喜歡晚上出來啃食河邊的竹子。”青川縣青溪鎮落衣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勇告訴記者,為防止村民種植的莊稼被野豬啃食,今年村里新建了三座吊腳樓哨棚,便于觀測和防控野生動物出沒。

  為何野豬近期頻繁在人類生活區露面?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分析,一方面野豬是雜食性動物,食性廣,適應能力強,當聞到營養成分高的莊稼或肉食的味道,便會吸引它們前往,目的是為了獲得食物。此外,秋冬季節是野豬的繁殖發情期,此時不僅活動范圍更廣,攻擊力也更強。因此,尤其在秋冬季或莊稼成熟季節人類與野豬“碰面”的幾率會更高。

  如何科學防控野豬?四川已有探索。2021年7月,四川在青川、朝天、北川、通江等4縣區啟動野豬致害防控試點。“最主要的是通過組建狩獵隊,開展科學獵捕活動。”上述負責人表示。

  例如,巴中市通江縣按照“調控捕殺、危害驅趕、專兼并用”的原則,創新采取“槍獵、籠捕、網捕、獵狗圍獵”和探索“公安(特警)+護農戶狩獵隊”等方式,獵獲物均采取無害化深埋處理,并采用網格化落實監管措施。

  與此同時,還要提高防護能力。青川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鼓勵居民密集區域、大面積農業生產區域鄉(鎮)村、社及民眾采取壘圍墻、建護欄、挖壕溝等措施預防和減少野豬危害。目前,在沙州鎮試點設置有充足的防護圍欄以及隔離區。

  保障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補償經費也很重要。目前,四川已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試點工作。記者從青川縣政府獲悉,縣政府每年出資60萬元,用于購買野豬等野生動物傷人和致害農作物保險。截至目前投入資金320萬元,理賠5910件,理賠金額180.8萬元。

  去年6月,野豬被從《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三有名錄”)調出。這也意味著群眾在面臨野豬侵擾時,可以結合實際采取獵捕或者其他防控措施,并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那么,真正遇到野豬如何應對?

  “成年野豬移動速度快、力量大,攻擊力強,如果人類遭到攻擊,很可能會引發嚴重后果。當遇到野豬,最關鍵的是保持冷靜,避免和野豬對視,并慢慢后退出它的視線范圍內。如果動物已經有了攻擊性,可以爬樹或爬到比較高的地方,或者大聲喊叫進行恐嚇并尋求外界幫助。”上述負責人建議,也可以報警或者報告林草部門,請護農狩獵隊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