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四川樂山部分共享電單車存在頭盔不衛生以及頭盔尺寸大小不合適等問題。

  對此,樂山市道路運輸服務中心10月29日表示,該市主城區運營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日常均在開展頭盔清理維護工作,下一步將督促公司加大運維力度。28日,樂山市交警部門則表示,騎行共享電單車時應當佩戴安全頭盔,必要時可以先佩戴鴨舌帽或者頭套。

  ▲部分騎行者不愿戴頭盔

  網友反映:

  “共享電單車頭盔不衛生

  大小不合適”

  為滿足市民游客短途出行需求,今年樂山市新引進美團、哈啰、人民出行3家運營公司,其在主城區投放了共享電單車和共享單車。

  網友“樂山阿蘇”反映,為了保證市民出行安全,騎共享電單車時要求戴頭盔,這本來是好事,但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頭盔長期不清潔,非常不衛生;頭盔尺寸固定,但是每個人頭的尺寸不一,導致騎行時可能出現危險等。

  網友“沖洞的豬兒蟲”認為,共享電單車頭盔面臨諸如傳染病等衛生問題,還有一些騎行者應付式的佩戴頭盔,或者放在膝蓋上騎行,頭盔完全就是形同虛設,還有阻礙視線的風險,反而更不安全。

  紅星新聞在當地網絡論壇搜索發現,反映共享電單車頭盔衛生問題的帖子并非少數。還有網友建議,能否允許自帶頭盔騎行,不用共享電單車自帶的頭盔也能騎行。

  記者探訪:

  確實存在部分頭盔衛生問題

  有人不愿戴

  近日,紅星新聞在樂山街頭實地探訪發現,確實存在部分市民在騎共享電單車時未佩戴頭盔的現象,有人將頭盔放在膝蓋上或掛在車頭上;也有部分騎行者雖然佩戴了頭盔,但明顯看得出來頭大盔小,并不貼合。

  當被問到為何不佩戴頭盔時,一名女性市民回答,“你不曉得這頭盔到底有多臟,誰敢戴啊。”一名男性市民則表示,共用頭盔不衛生,也不知道有沒有定期清潔,而且頭盔尺寸不合適,他戴起來感覺非常不舒服。

  ▲確有部分頭盔存在衛生問題或損壞

  紅星新聞觀察發現,哈啰、人民出行的共享電單車放置頭盔的車筐無遮蓋,而美團的共享電單車車筐有蓋子可以遮蓋頭盔,人民出行的頭盔尺寸相對偏小。三家公司均有部分電單車頭盔存在明顯污漬,其中一輛電單車的車筐里還殘留著臟衛生紙和棒棒糖包裝紙,還有個別頭盔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壞。

  部門回應:

  日常都在清潔

  必要時先戴鴨舌帽或頭套

  對于網友反映的相關問題,樂山市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在10月29日公開回應中表示,該市主城區運營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日常均在開展頭盔清理維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對頭盔進行毛巾擦拭、一次性濕紙巾擦拭、酒精消毒等,運維人員清理車輛時會對頭盔進行清潔。

  該中心還稱,三家公司均有專人日常巡邏專門對頭盔進行清潔,并將頭盔清潔佐證材料拍照上傳系統審核。三家公司平均每天對1000至1500臺車輛頭盔進行清潔維護。下一步,將督促三家公司加大運維力度,提高頭盔整潔度,為群眾出行提供更舒適的服務。

  針對“共享電單車頭盔衛生”問題,樂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非機動車管理所在10月28日回應中則列出了詳細的數據,稱美團對投放的1500輛共享電單車全部配備頭盔,并日常儲備200余個頭盔用于替換,同時安排線下工作人員每天在路面將頭盔取出進行清潔和消毒;人民出行會對投放的共享電單車進行全面排查工作,日常儲備600個頭盔用于備用替換,同時安排運維人員每人分配清潔工具,對頭盔進行清潔消毒工作,每人每天清潔頭盔不低于20個,每周全量車輛清潔一遍,在區域內每天巡檢頭盔清潔不低于兩次;哈嘍每日安排10名定點維護人員在路面對300輛車的頭盔實行清潔及消毒工作,確保頭盔干凈衛生,對運維人員頭盔清潔工作納入常態化考核管理工作。同時,三家企業已向總公司進行匯報,建議更換新式可調節的安全智能頭盔。

  此外,樂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非機動車管理所建議,為了群眾自身安全,騎行共享電動自行車時應當佩戴安全頭盔,必要時可以先佩戴鴨舌帽或者頭套。

  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