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

  “如果沒有違法違紀,我本來可以作為下一代的榜樣的,最終自己紀法意識弱了,對不起組織和關心鼓勵我的人……”10月31日,四川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官方微信“廉潔四川”發布了四川中江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志軍懺悔視頻。

  2023年8月,陳志軍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4年2月,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曾經,在偏遠鄉鎮埋頭苦干,風里來雨里去,百姓們指哪兒奔哪兒的陳志軍,卻在擔任鄉鎮“一把手”后,在任職的2個鄉鎮、5個縣級部門和1個園區,一路升遷一路貪,最終走向“錢”途末路。

  中江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志軍(圖源:廉潔四川)

  仕途得意,放任欲望追求“致富夢”

  陳志軍出生于農村,入職便扎根基層。身處偏遠鄉鎮的他,常走村入戶與老百姓坐條凳、拉家常,為群眾紓憂解難。在組織培養和個人努力下,2006年,陳志軍升任中江縣城區南華鎮黨委書記。

  然而,城區的繁華、內心的虛榮與外界的吹捧,讓他開始“飄”了起來。從小過夠了苦日子的陳志軍,在尋求事業成功的同時,更渴求升官發財的“齊頭并進”。

  2008年,房地產商人王某某為推進項目進場施工,將裝有1.5萬元現金的茶葉盒送給陳志軍,面對王某某的主動示好,陳志軍雖一度慌張猶豫、忐忑不安,卻止不住伸手接住,貪欲之門由此打開。

  “不能被別人認為自己是農村來的,還是要買點品牌衣服了……”三觀走偏的陳志軍對“好日子”的渴求越來越強烈,無論是老板們逢年過節送上的“節日慰問”,還是日?!奥摻j感情”的煙酒、購物卡,陳志軍不分時間地點、不論價格高低,都統統“笑納”,享受著“權力變現”帶來的滿足感。

  自2010年起,陳志軍被提拔擔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工商局黨組書記等重要崗位后,頻頻出入各種飯局,見慣了燈紅酒綠,對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于是,他妄圖通過股市開辟致富“快速通道”。他先后籌集200余萬元炒股,幾年下來卻虧損高達30余萬元,心態失衡后為了盡快填補“窟窿”,他便千方百計將權力變現,開始頻踩紀法紅線。

  走哪兒貪哪兒,權力變現“靠山吃山”

  組織和人民賦予陳志軍的權力,此時儼然成了他謀取私利、收取賄賂的籌碼。走到哪兒便一路貪到哪兒,貪腐行徑與任職經歷高度重合,上演了一出瘋狂收錢的戲碼。

  長年在中江縣擔任鄉鎮、部門“一把手”的陳志軍,身邊不乏各有所圖的“圍獵者”。面對“圍獵”,只要有錢可拿,陳志軍便甘之若飴。擔任某鄉鎮“一把手”時,他在工程項目中收取商人老板“感謝費”20余萬元;任職縣商務局局長時,酒店老板龔某某向其透露,希望招商引資引進酒店,并在土地價格方面得到“支持”,隨后將10萬元“感謝費”奉上,陳志軍欣然笑納;在縣工商局長任上,為他人承攬業務收取“服務費”4萬元……

  調任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后,陳志軍在土地出讓、項目撥款等方面為商人老板提供“服務”,換來了商人老板的“投桃報李”。2018年,中江縣引進某重點旅游和鄉村振興項目,需要縣自然資源局牽頭調整空間規劃。2021年,該項目老板馬某因此事多次求助,并送上8萬元“感謝費”,陳志軍很快利用職權提供了相應幫助。于他而言,“拿錢辦事”習以為常,紀法約束拋之一旁,陳志軍已將手中權力徹底異化為“等價交換”的籌碼。

  經查,2007年至2022年,陳志軍利用職務便利,先后在工程款撥付、職務晉升等方面,為管理服務對象25人提供幫助并收受財物共計185.5萬元,其中,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僅在擔任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期間,利用職權為他人在國土空間規劃、土地用途管制、用地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先后收受他人財物100余萬元。

  陳志軍輾轉多個崗位要職,卻一心只向“錢”,最終“畫地為牢”,毀掉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