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日前,《成都平原經濟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等五大片區國土空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11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成都平原經濟區等五大片區國土空間規劃新聞發布會,省自然資源廳、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就規劃進行了解讀。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了解到,五大片區國土空間規劃與《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共同構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省級“1+5”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成都平原經濟區等五大片區首部“多規合一”的跨市(州)區域型專項規劃。
記者了解到,《規劃》對《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進行了深化細化,著重統籌各類關鍵性自然和空間資源在市(州)之間的協同布局,促進各片區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為四川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空間基礎。
成都平原經濟區8市協調發展
構建“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新格局
作為全省產業基礎最好、經濟發展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成都平原經濟區以全省約18%的土地貢獻了6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集聚了超50%的常住人口。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羅旭剛表示,成都平原經濟區將構建以“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為主要特征的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
具體而言,在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進程方面,成都都市圈4市突出各地優勢特色,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共建世界級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為引領,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產業平臺等創新節點為支撐,共建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加快打造3條由成都延伸至德陽、眉山、資陽的軌道交通,保障市域間高頻率的通勤需求。
在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內8市協調發展方面,以成都都市圈為先導,推動一批跨市域合作示范區建設。推動成德綿產業聯動區建設,加強成德綿眉遂深化電子信息產業協作,探索開展毗鄰地區融合發展試點建設。
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互動方面,成都平原經濟區將加快推進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和成渝高速公路擴容,強化成渝兩地的直連直通;推進成都科學城、重慶科學城、綿陽科技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協同各市大學城、高新區等創新集聚區,構建區域創新聯合體;充分發揮自然人文多重資源優勢,依托成渝古驛道和現代交通走廊串接各類資源,重點串聯大熊貓國家公園、金沙遺址、天府錦城、樂山大佛、峨眉山等古今文化資源,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共建汽車汽配產業集群
川東北5市協同振興發展
川東北經濟區地處川渝陜甘接合部,是四川東向北向開放的重要門戶,擁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如何謀劃該區域振興發展?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王永峰表示,將協調川東北5市在交通共建、產業共鏈、公服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王永峰表示,首先是共同加強通達能力。推進西渝高鐵、成達萬高鐵、漢巴南等鐵路建設,加快鎮巴至廣安、G5廣元至綿陽段擴容等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建設閬中古城機場、廣安機場,進一步提升通達效率。比如,西渝高鐵建成后,西安至重慶的旅程將從現在的6小時縮短至2個半小時,這將極大便利川東北經濟區等沿線的人民群眾出行。
“我們都知道,近幾年重慶汽車產業已在該區域布局,南充市2022年生產整車29947輛、同比增長227%,2023年產銷整車54922輛、同比增長81%。”王永峰表示,在共同健全產業鏈條環節,川東北經濟區毗鄰重慶,具有承接重慶產業的區位條件。
王永峰談到,接下來5市將共同打造汽車汽配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南充汽車產業園、達州和廣安汽摩零配件制造等項目建設。
“我們也會圍繞蒼溪獼猴桃、通江銀耳、南充晚熟柑橘等,共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農產品生產供給基地。當然,還將以紅色文化、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等為重點,加強區域旅游資源整合發展。”同時,在衛生、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開展先行合作,構建相互銜接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經濟區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
謀劃10條精品路線
深挖川西北旅游資源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川西北旅游市場持續火爆,作為全國熱門的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將通過哪些舉措來進一步促進旅游發展?
王永峰表示,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聚焦“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堅持生態優先,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對其他生態空間適度控制旅游活動強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王永峰介紹,針對全域旅游,川西北深入挖掘阿壩、甘孜的旅游資源潛力,全面梳理評價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劃分了不同的景觀特色區域,重點打造“大九寨”“大貢嘎”“大香格里拉”三大生態文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區,高標準建設長征紅色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茶馬古道歷史文化走廊等文化旅游走廊,成為向世界展示美麗四川的窗口之一。
“我們將重點建設10條精品旅游線路。”王永峰具體介紹,其中包括G317、G318中國最美景觀大道旅游線,大熊貓生態與文化旅游線、康巴文化國際深度體驗旅游線等6條國際旅游精品線路和紅原-九曲黃河大草地自駕旅游線、汶川地震遺址與災區新貌抗震救災旅游線等4條特色旅游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