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文露敏

  AI服務器、氫燃料汽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這些新質生產力的“代名詞”,最近齊刷刷地出現在一份名單中。

  近日,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正式公布四川省2024年產業新賽道名單,包括人工智能、綠色氫能、生物技術等在內的25條產業新賽道,迎來了成都、綿陽等多地的首批“賽手”。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四川的新賽道是哪些?“賽手”們又要怎樣“爭先競速”?

  聚焦六大優勢產業

  分為“主賽道”和“快車道”

  產業新賽道是指基于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或消費轉型驅動發展起來的,具有創新性、引領性、成長性特征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新賽道上,比拼的是布局的速度和力度,一子慢,滿盤輸。以人工智能為例,今年以來,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加快培育相關產業,釋放出鮮明的信號。

  四川是制造大省,同時創新資源豐富,發展新賽道的基礎良好,更需要“爭先”。去年底,《四川省產業新賽道爭先競速行動計劃(2023—2027年)》印發,提出加速培育一批成長性高、發展潛力大的重點新興產業。今年,經濟和信息化廳又制定了《四川省產業新賽道重點領域指南(2024年版)》,正式提出25條產業新賽道。

  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5條賽道充分結合了四川產業基礎、各地發展情況及產業未來趨勢。

  比如,2023年四川低空經濟制造業產業規模達200億元,已形成以成都、自貢、綿陽等為代表的產業集聚地,擁有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企業200余家,其中整機企業20余家,同時創新能力及產品規格種類均位于全國前列。而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十,整機企業快速成長,關鍵部件加快研制,應用場景加速拓展,潛力十足。

  25條產業新賽道中,人工智能、綠色氫能、生物技術、商業航天及衛星網絡、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及無人機等6條賽道被列為“主賽道”,先進存算、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傳感器等19條被歸為“快車道”,每條賽道的重點發展細分領域也隨之明確。

  從大方向上看,產業新賽道仍聚焦四川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

  “‘主賽道’依靠技術創新引領,與戰略布局發展高度相關。”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而核醫療、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快車道”需要立足資源稟賦培育,同時,還要布局固態電池、新型儲能等賽道,面向未來競爭。

  “賽手”有標準

  爭先競速 蓄勢待發

  梳理四川省2024年產業新賽道名單中的“賽手”,也就是產業新賽道的承載地區,成都最“忙”,涉及人工智能、綠色氫能、生物技術等18條賽道;綿陽涉及6條,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核醫藥等;德陽涉及5條,包括綠色氫能、信息系統密碼及安全等。

  這些產業新賽道都由市(州)自主申報,經過答辯評審、現場核實、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確定。

  “能否成為‘賽手’,要看當地是否具有較好的發展條件,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成長潛力較大,比如儲備或正在實施一批產業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重點項目等。”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支撐保障是否有利也是考量因素之一。比如,產業新賽道是否已經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是否在企業招引、載體建設、場景打造、人才引育、資源匹配、要素保障等方面有政策支持。“這關系著地方政府、相關企業有沒有做大做強新賽道產業的堅定決心和發展定力。”上述負責人指出。

  以入選低空經濟及無人機產業新賽道的自貢為例,早在2013年就布局發展通用航空產業,近年來更是將無人機及通航作為全市四個主導產業之一聚力發展。2023年,自貢無人機及通航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00億元,增幅超20%。今年,《自貢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印發,提出創建國家通用航空先進制造業基地,打造國家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市,爭創國家低空經濟示范區的發展目標。

  競速爭先,大幕已經拉開。

  下一步,經濟和信息化廳將采用競賽形式動態跟蹤調整產業新賽道承載地區,指導相關承載地區把握新賽道產業發展的內在特征和演進規律,一體推進賽手引領、技術攻關、資本撬動、場景催化、生態賦能,打造區域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名片,為工業興省、制造強省注入新動能新優勢。

  “對于重點發展的產業新賽道,將對承載地區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并在要素保障、資源匹配、項目招引等方面給予幫扶。”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