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通過“通氣兜底”、“打招呼”的方式,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款撥付、項目承攬等方面為17人謀取利益,先后27 次收受財物共計47.79萬元。。。。。。11月15日晚,遂寧市大英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原主任蔣萬東貪腐詳情被披露,這名基層干部參加工作近30年兢兢業業,提拔成為國土局班子成員不到半年卻被服務對象攻破。

  遂寧市大英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原主任蔣萬東

  大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原項目代表潘滔

  基層工作30年

  升任局長后收下第一筆“感謝費”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區域內,調整土地關系,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和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活動。

  2023年,遂寧市大英縣紀委監委在開展耕地占補平衡專項治理監督檢查中發現《土地整理項目竣工圖》中標注的施工范圍與實際施工情況有所差異。

  “我們在走訪的時候就發現,有群眾反映村內自主施工的田間道、水渠與《土地整理項目竣工圖》上的土地平整工程量重合,這其中明顯有問題?!彼鞂幨写笥⒖h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表示,經過進一步的調查,多項線索表明,時任大英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主任蔣萬東、大英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原項目現場代表潘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違紀違法行為。

  蔣萬東,四川蓬溪人,1986年參加工作。2017年上半年,蔣萬東調任到大英縣原國土資源局任黨組成員,同時擔任工業集中發展區分局局長,隨著職務的變化,蔣萬東身邊的商人朋友也越發的多了起來。

  遂寧市大英縣紀委監委辦案人員透露,當年8月,老板范某某想請蔣萬東在承接的土地整理項目撥款上予以關照,送給他2萬元,第一次面對管理服務對象送上門來的“感謝費”,收與不收,蔣萬東內心還是十分掙扎,不收,太可惜了,收了,又怕翻船。

  最終金錢的誘惑戰勝了理智,蔣萬東在假意推卻中收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好處費。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蔣萬東發現收了這筆錢后并沒有什么“危險”,嘗到甜頭的蔣萬東此后的工作中也越發的肆無忌憚。

  臨聘人員搭上“大樹”

  與局長走上“同貪共腐”之路

  也是在2017年,社會人員潘滔被聘入大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原國土資源局)擔任項目代表。對他而言,項目代表的身份是塊“敲門磚”,當個臨聘人員只能勉強養家糊口,靠項目吃項目才能走出一條“發財路”。

  表面上,他受聘在縣自然資源和規規局實施的蓬萊鎮土地整理項目中擔任現場代表履行公職,是“裁判員”;暗地里他與商人何某某、黃某某三人共同出資、等額占股共同組織實施該項目三標段,當上了“運動員”。

  2018年年底,考慮到土地整理項目三標段部分規劃設計內的項目已被實施,為獲得更多利潤,潘滔利用其作為項目現場代表的身份將未組織施工建設的27.92畝土地平整工程量審簽上報至縣原國土資源局審計,成功騙取項目資金39萬余元。

  嘗到“甜頭”的潘滔不再滿足小打小鬧。如何才能拿到更多的“項目”,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他清楚想要掙更多的錢,必須將在土地整理項目上“有話語權”的人拉到一條船上來。

  在蔣萬東暗暗尋覓“代理人”的時候,有了這種想法的潘滔就以“最佳人選”的身份出現了。蔣萬東想利用職權“幕后”斂財,潘滔想極力巴結仰仗“大樹”乘涼。共同利益驅使下,二人開啟了同貪共腐之路。

  利用職務之便

  27次受賄近50萬

  2021年6月,大英縣金元、隆盛、卓筒井等鎮10余村實施土地整理項目整改工程。按當時的規定,這些100萬以下的土地整理項目整改工程由鄉鎮政府擔任業主通過競爭性談判、采購等程序進行自主招標;然而,靠著蔣萬東的職務便利,兩人早已通過提前“通氣兜底”、“打招呼”的方式,讓表面上看起來公平、公正的土地整理項目整改工程招標程序變成了“量體裁衣”的把戲。

  2021年7月、8月,在蔣萬東的“助攻”下,潘滔借用三家公司資質成功中標大英縣10余個村土地整理項目整改工程。事后,他還“貼心”地以蔣萬東姐夫名義購置了一輛23萬余元轎車作為酬勞送給了蔣萬東。

  漸漸地,因利益相交的蔣萬東、潘滔稱兄道弟起來,他們一起過生日,一起吃喝,攜手在腐敗的泥潭中越陷越深。2017年8月至2022年10月,蔣萬東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款撥付、項目承攬等方面為潘滔等17人謀取利益,先后27 次收受潘滔等17人所送財物,共計47.7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