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近日,網友何先生在“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上反映,自己是一名持證聽障人士,但在成都市不動產登記錦江服務大廳和金牛服務大廳現場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時,卻在綠色窗口被工作人員以“不是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為由拒絕。

  “為啥原來有殘疾人優先的綠色窗口,現在辦證業務分散到各區不動產辦證中心后,綠色窗口就有了限定條件?”何先生認為,此舉與關愛與扶持殘疾人的政策不相符合,辦證部門不應對殘疾人區別對待。對此,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現場走訪并采訪了有關部門。

  網友質疑

  暖心服務不應區別對待

  何先生是聽力一級殘疾人,本月初,因房屋交易需要,他帶著自己的殘疾人證來到成都市不動產登記金牛服務大廳辦理相關業務。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在綠色窗口取號時,被工作人員拒絕,對方提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才能通過綠色窗口辦理。

  何先生告訴記者,多年前他曾在成都市房管局辦證中心綠色窗口辦理過相關業務,“那時候也沒有說什么類型的殘疾人才可以,更何況現在不少公共服務場所都對殘疾人開設了綠色窗口,本來是很暖心的事情,但是這樣區別對待,合適嗎?”

  對此,記者撥通了成都市不動產登記金牛服務大廳、錦江服務大廳等多家不動產辦證中心的客服電話,接電工作人員均表示,現場綠色窗口的確面向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而對于聽障、視障人群,需要攜帶殘疾人證到現場具體咨詢。

  接著,記者來到多家不動產辦證中心進行現場咨詢。在錦江服務大廳,現場服務人員再次向記者確認,綠色窗口面向“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服務,而視障、聽障等殘疾人不在該范圍內。

  一線調查

  綠色窗口各有各的規定,服務對象存在差異

  近年來,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提高辦事效率,不少政務服務中心都開設了“綠色通道”窗口,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特定群體,提供“專人負責、優先辦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服務。

  類似的綠色通道情況如何?

  記者在成都市政務服務中心了解到,該中心的綠色通道能夠為殘疾人提供便利服務,“不管哪種類型的殘疾人,都可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對于聽障人群,可提供助聽設備,窗口服務人員經過簡單的手語培訓,也可以借助手機軟件或者紙筆進行交流。”一現場工作人員說。

  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有12個“綠色通道” ,稅務、工程建設幫辦代辦、社會事務出證、企業檔案查詢、醫保服務、婚姻登記、社保服務窗口明確可為軍人、退役軍人、老人、孕婦、殘疾人提供優先服務,不動產綜合服務窗口則可為軍人、退役軍人、年滿75周歲的老人(含75周歲)、行動不便的孕婦、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優先服務。

  有關回應

  無障礙環境建設不應“被窄化”

  殘疾人便利服務增加“限定條件”是出于怎樣的考量?成都市錦江區不動產辦證中心一現場工作人員表示:“聽障人士排隊并不存在困難,為啥要走綠色通道?”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有關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相關政策由該中心法規處制定,群眾如有異議可通過意見反映簿留言。

  省殘聯維權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殘疾人、老年人及其它有無障礙需求的,都可以享受無障礙環境便利。除了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信息交流外,還包括無障礙社會服務,“無障礙環境并不是狹義的硬件設施,還應包括更廣泛的內容,保障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該負責人說。

  “無論是什么類別多少級別的殘疾人,只要是殘疾人都可以申請綠色窗口,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都要求為殘疾人提供便利條件。”成都市聾協主席羅小瑋表示,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也是公共服務機構,應當對殘疾人一視同仁。